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談預制菜:做不好是人的問題,不是菜的問題
中國傳統的菜肴在變成預制菜、工業化的過程中,確實有很多新的問題需要解決,首先就是標準問題。中國的菜太多了,“有名有姓”的中國菜肴就有兩萬多種。10%的菜肴工業化,也有兩千多種。這就非常需要標準。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25年3月4日,江蘇常州某超市的冷鮮包裝預制菜商業零售專區。(視覺中國|供圖)
2025年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第八年。作為食品領域的學者,每年全國政協會議召開期間,他都會重點關注與食品有關的話題。
履職八年間,孫寶國依托自己的專業和優勢,提出過不少涉及食品的提案。比如,加強食品安全與健康科普的科學嚴謹性、促進食品包裝材料再利用、培育食品行業創新人才等。
2025年,孫寶國依然重點關注食品領域。他希望能提升對食品網絡謠言的治理,也希望已經進入征求意見程序的預制菜國家標準能盡快出臺。在他看來,這對消費者、從業者和政府來說都很重要,“因為標準是執法的依據?!?/p>
南方周末:2025年全國兩會,你比較關注什么話題?
孫寶國:我比較關注食品問題,其中關注比較多的,是有關食品網絡謠言的治理?;ヂ摼W上魚龍混雜,不乏一些投機者通過網絡平臺銷售的食品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