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搶了大學生飯碗?全國政協委員關注“就業友好指數”

雖然大量崗位被機器人替代,但仍需要操作、維護、修理機器人的人才,這些崗位綜合要求很高,這種高素質的人才相對缺乏。

許玲建議,建立包容性產業政策,充分吸納年輕人就業,將就業友好指數納入產業評價標準。

責任編輯:譚暢

2024年9月21日,江蘇南京,東南大學舉辦2024年秋季線下大型招聘會。視覺中國圖

2024年9月21日,江蘇南京,東南大學舉辦2024年秋季線下大型招聘會。視覺中國圖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是重中之重。據統計,2025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同比增加43萬人,促進大學生高質量就業,是全社會密切關注的話題。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也關注到大學生就業問題,提出優化就業創業服務,拓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渠道。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副校長許玲關注高校培養、就業問題多年,她說,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不僅是應對當前就業市場困境的必要舉措,更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選擇。

許玲分析,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升級,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大大提升,第二產業對綜合能力、數字能力更高的人才需求提升,而對普通人才的接收度趨于飽和,未來第三產業要承擔起更多吸納就業的角色。這不僅意味著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要進行專業結構調整,還需要產業政策對人才有更高的包容度、友好度。

為此她建議,建立包容性產業政策,充分吸納年輕人就業,將就業友好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