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陳偉志呼吁,16歲以下未成年人禁用社交媒體
“未成年人模式、防未成年人沉迷系統面臨落地難的問題。有的監護人甚至還把自己的賬號給未成年人使用?!?br />
“平臺很難實時監控網友發布的內容是否適合未成年人。當前社交媒體上充斥著不實和有害信息,未成年人很容易受誤導、蠱惑?!?br />
“16歲以下未成年人對他人實施網暴、網絡欺凌,幾乎不會被行政拘留或追究刑事責任,這也縱容了未成年人的網暴行為?!?/blockquote>責任編輯:譚暢
2022年11月18日,江蘇南通,民警引導小學生文明上網。視覺中國圖
2024年,一項來自海外的法案,引起了上海新紀元教育集團董事長陳偉志的關注:澳大利亞參眾兩院通過了對該國16歲以下人群實施社交媒體禁令的法案。根據該法案,即使獲得家長同意,16歲以下未成年人也不能使用社交媒體平臺??萍脊救粑茨芊乐刮闯赡暧脩粼L問社交媒體,則可能面臨近5000萬澳元的巨額罰款。
事實上,社交媒體對未成年人的影響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議題。在陳偉志看來,社交媒體對未成年人固然有一定正面作用,但也帶來了諸如刷短視頻上癮、直播打賞、泄露隱私等等問題。此外,根據陳偉志的調研,教師與家長群體對此事的普遍反饋是,“未成年學生使用社交媒體,弊大于利”。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陳偉志在2025年全國兩會上,呼吁立法禁止16歲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體?!拔艺J為,僅靠平臺、家長或學生的自律,都難以杜絕社交媒體對未成年人的不利影響?!?/p>
“未成年人模式落地難”
南方周末:你如何衡量社交媒體對未成年人的正面作用大,還是負面影響大?
陳偉志:應該看到,社交媒體給了未成年人獲取信息、娛樂、放松的空間,便于其聯系家長與交友;但是,由于社交媒體上充斥著虛假信息,且很難實施未成年人模式,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體的弊端已經超過便利性。其弊端具體包括,學生很難通過社交媒體獲得有用的信息,主要是在社交媒體上耗費時間。很多學生沉迷于此,還影響其他興趣的培養;社交媒體的“算法”推薦,也影響了未成年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社交媒體還會滋生網絡霸凌問題等等。
因此,遠離社交媒體,不但不會影響學生獲得信息,還可促進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與生活。
南方周末:我注意到,一些社媒平臺針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