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復旦將進行一場“大手術”式的改革

他們說你這么一改的話,我們老師吃飯都成問題了。我說我們首先回答一個問題,復旦大學究竟是誰的大學?大學究竟是老師的大學,還是人民的大學?這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一個大學不能為了滿足老師的工作量,就決定它的辦學方向,這個是錯的。

復旦學生天然的松弛感,深深刻畫在學校的文化里。所謂松弛感是什么?就是精神和思維上不把自己框在一個籠子里面,這也印證了復旦民間的校訓“自由而無用”。跳出牢籠,跳出框架,是思想上的松弛感。

責任編輯:錢煒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南方周末記者韓謙/圖)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南方周末記者韓謙/圖)


復旦大學將在建校120年之際迎來一場“教育教學3.0版”的改革。

2025年2月25日下午,在復旦大學2025年春季工作會議上,校長金力發表《從破題到破局 關鍵在落實》的講話,表示改革將圍繞教育教學、學科建設與科研體制、深化“準聘—長聘”制等方面展開。

縱觀復旦校史,1952年院系調整,復旦由此成為文理綜合性大學;2000年上海醫科大學與復旦合并辦學,形成文理醫格局。此次改革,根據校方公開信息,將形成文理醫工“四輪驅動”格局,被視為該?!懊媾R的第三次機遇”。

“跳出現有的學科概念,將原來的工科學院全部拆分為6個創新學院”“文科招生的比例,會從原來的百分之三四十降到百分之二十”……這些改革措施,看起來確實頗具魄力。

2025年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就教育改革與復旦精神等話題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

“動了大手術”

南方周末:2025年學校的關鍵詞被定為“改革·破局”。復旦為什么要改革?

金力:復旦大學的目標是到2035年,通過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走到世界頂尖大學的前列。我們需要回答一個問題,就是什么時候改?改什么?我們校內有不同的意見,有些人說早點改,有些人說晚點改,不少人提出再等一等、看一看。我們班子討論后覺得,晚改的話還不如早改。

作為一所高校,核心任務是人才的培養。但現在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體系,我們認為有幾十年沒動了,基本按照過去的慣性去做。這也是為什么學校培養的人才和社會需求,對接總會出現問題。在國內越是好的學校,對教育教學越不重視。復旦在頂尖高校里,對教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很高。但如果仔細想一下,當老師的考核、晉升都和科研成果有關系,他對教育的關注和投入又自然不會很高。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每一個教授都必須上課,我們也能勉強做到。這里面又產生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