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礎研究經費到“拎馬桶”問題,上海代表團審議預算報告現場
在2025年的預算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金量增加百分之八點幾,基礎研究經費總量增加百分之十幾?!彼J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自由探索的最主要來源,也是大部分青年科學家能夠承擔的第一個國家項目。在這個意義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金量“增加得有點慢”。
責任編輯:錢煒
2025年3月7日上午,全國人大上海代表團審議預算報告,上??萍即髮W副校長印杰與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梅兵正在做計算。(南方周末記者韓謙/圖)
“去年是1464億元,今年是1466億元,增加0.1%?!鄙虾?萍即髮W副校長印杰注意到了預算報告里中央本級教育支出安排里的高等教育支出數據。
在印杰看來,這筆錢是部屬高校真正能自由調配的,是“吃飯的錢”。在優質本科擴容的背景下,這筆經費增長得太慢了,“我覺得國家今年如果(預算)有增量,應該在這塊再補一點”。
“說得太好了!”印杰話音未落,坐在他左側的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梅兵說。上海理工大學校長丁奎嶺則朝他豎了個大拇指。
2025年3月7日上午,全國人代會召開的第三天,上海代表團分組審議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這是個教育界人士頗多的代表團,南方周末記者梳理發現,上海代表團至少有12名來自高校的代表。在當日上午的分組審議中,多名來自教育領域的代表建議,要加大基礎研究中自然探索經費的投入。
除了教育領域在呼吁提高資金投入,上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顧軍也在會上向國家部委提需求,“懇請支持上海用足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
建議增加自由探索經費
“作為一線老師,我感覺到基礎研究經費增加了,但主要增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