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市長周鵬舉: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之路丨中國市長說

自阜新被確定為全國首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以來,截至2024年底,全市煤炭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從轉型初期的33.4%左右降至1.9%以下,新能源、農產品加工、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等接續替代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接近75%,產業結構發生根本性改變。

責任編輯:錢煒

阜新氟產業開發區。(受訪者供圖)

阜新氟產業開發區。(受訪者供圖)

上世紀五十年代,阜新因煤而興。海州露天礦作為當時亞洲最大的機械化露天煤礦,向全國各地輸送大量煤炭。據統計,2010年以前,從阜新已經輸出了7億噸煤炭、2000億千瓦時電量。

2001年,阜新被確定為全國首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截至2024年底,全市煤炭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從轉型初期的33.4%左右降至1.9%以下,新能源、農產品加工、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等接續替代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接近75%,產業結構發生根本性改變。

同時,阜新不斷推進新能源體系建設,將廢棄礦山打造為“城市綠心”。面對生態上的“先天條件”和“遺留問題”,阜新承擔著打贏科爾沁沙地殲滅戰和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任務。?

昔日老工業基地的轉型發展取得了哪些成果?又將如何創建能源綜合創新示范市?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南方周末記者對話全國人大代表、阜新市市長周鵬舉。

能源向新與產業向新

南方周末:作為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阜新在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方面有哪些進展?

周鵬舉:阜新市將新能源開發建設作為阜新“十四五”結構調整和高質量發展的重點。2024年底,全市新能源裝機規模530萬千瓦,位列遼寧省第二名;新能源發電量達到113.5億千瓦時,位居遼寧省首位。以大型風光基地為基礎,以清潔高效煤電機組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型能源體系正在構建形成,阜新實現了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