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新甲旦真:讓動物慈善公益組織更易登記
新甲旦真在建議中寫道,目前一些動物保護組織由于沒有合法的身份和場地,動輒被以各種理由逼遷,基層社區文明養犬倡導和流浪動物管理活動時常被孤立和排斥。
責任編輯:何海寧
2024年6月,武漢一場流浪貓狗愛心認養活動現場。流浪動物的處置問題時常引發輿論關注。視覺中國圖
“建議將動物慈善公益類的社會組織納入直接登記范圍,讓想做公益慈善的人有一個合法的身份?!彼拇ㄊ〗鸫h昌都寺住持李西活佛·新甲旦真說。
這是這位全國人大代表在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的建議。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過去很多年,民間從事動物慈善公益活動的組織和個人,特別是野生動物和流浪動物收容救護機構沒有合法身份,民間慈善力量難以為繼。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錢葉芳長期關注動物保護領域,此前也多次在社交平臺和媒體上提議,將動物慈善公益類的社會組織納入直接登記范圍,并組織專題研討會。
錢葉芳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慈善公益類社會組織大致分為以人類和以動物為主要受益對象的兩類。按照現行政策,這兩類社會組織被區別對待,前者可以在民政部門直接登記,后者不能直接登記,必須經相關的業務主管部門同意后,才可以向民政部門申請注冊登記。
然而,動物慈善公益類社會組織普遍面臨的難題是,業務主管部門不明確,全國各地對其劃分普遍不清晰。
全國人大代表新甲旦真。受訪者供圖
“末端救助”的缺失
一個月前,錢葉芳和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執行秘書長方丹找到新甲旦真,希望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