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談農民醫保繳費:發“醫保券”,中央埋單
“把農民自己繳納的四百元,納入到中央財政預算管理,高出部分可由地方財政負擔。福利要讓農民看得見,醫保券是一種明補的方式?!?/blockquote>責任編輯:譚暢
2021年5月11日,江蘇徐州,豐縣醫保局工作人員向農民宣傳醫?;菝裾?。視覺中國圖
2024年,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創始院長連玉明在基層調研時,聽說了這樣一件事:每年年底,一些農民哪怕沒有生病,也會去衛生院拿一些藥,原因是,他們每年要繳納四百元購買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下稱城鄉居民醫保),如果當年沒有生大病,醫保就用得少,再加上城鄉居民醫保余額次年無法轉結,有人產生了不去拿藥就虧了的心理。
連玉明回憶,在全國兩會上,他曾連續7年聚焦三農議題,但2024年是他首次近距離直面城鄉居民醫保問題。2023年7月,他開始了在青海的援青工作。此后的一年多時間里,他借機調研了全省的45個縣市區,對談了幾十戶農民,醫保正是其調研內容之一。連玉明發現,對一些經濟落后地區的農民而言,四百元的醫保費負擔依然不??;也有農民或因醫保余額次年無法轉結,或認為自己年富力強、不會生病,而不愿繳納醫保。
為此,他在2025年全國兩會上,呼吁中央財政向農民發放“醫保券”,以切實減輕農民醫保繳費負擔。他認為,未來應由中央財政兜底,以發放醫保券的方式,為農民承擔此前其自繳的四百元醫保費用。
“農民醫保繳費增長得太快”
南方周末:我留意到,你在過往的全國兩會上,并沒有提出過與農民醫療問題相關的提案。
連玉明:是的。2024年的全國兩會,我提出了和農民養老金相關的提案。在接受一家媒體采訪的時候,記者繼續追問我,對農民的醫保問題怎么看。
當時,我真的是回答不了。我說,我對這個問題沒有做深入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