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擴容,怎樣做加法?丨兩會圓桌
我仍然不太贊成將地域、人口等因素簡單地或者說過緊地與“雙一流”設置捆綁在一起?!半p一流”建設主要是國家層面的布局,主要判斷標準是,看能不能更快地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但公平性問題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
責任編輯:錢煒
(視覺中國/圖)
“加快‘雙一流’建設”,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里的這7個字,字少事大。
實際上,早在4個月前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的聯組會議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就表示,將聚焦優勢學科適度擴大“雙一流”建設范圍。
中國此前已有過兩輪“雙一流”建設。
2017年,全國140所高校與465個學科入選第一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5年后,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圍繞基礎學科等國家急需領域,“雙一流”的名單里又新增7所高校、41個學科。
現在,新一輪的“雙一流”擴容已然啟動。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西南科技大學副校長尚麗平在《關于“雙一流”擴容增設區域急需賽道的建議》中提到,當前“雙一流”建設高校呈現“東部多、中西部少”“省會城市多、非省會城市少”的特點。目前,中國“雙一流”建設高校僅147所,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中僅占5.13%,與充分發揮高等教育“龍頭作用”要求還存在差距,推進“雙一流”擴容成為大勢所趨。
就本輪“雙一流”擴容問題,南方周末記者邀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系教授陳松蹊,全國政協委員、西安外國語大學原副校長姜亞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教評價研究院副院長湯建民作深入探討。
區域不平衡不易達成共識
南方周末:在本輪“雙一流”擴容中,可以優先擴容哪些學科方向?
陳松蹊:我覺得應該優先擴容國家急需的學科,以及此前“雙一流”布局覆蓋不足的學科。比如作為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基礎的統計學的布局就不足。在第一輪和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中,統計學入選“雙一流”學科建設的高??偣膊坏?0個。
想要發展人工智能,計算機、統計學和數學都是基礎。但大家對統計學的認識往往不足,要不認為它是數學,要不就認為它是社會科學。美國人工智能做得比較好,高校的統計系很多,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了有力基礎。
除了國家比較急需的學科,在空間上,我認為應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