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談育兒補貼:建立多部門數據共享的信息管理平臺

李君的設想是,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建立育兒補助信息管理平臺。通過與民政、公安、教育、醫保等部門的數據共享,精準識別二孩、三孩家庭。

申請補貼的流程也可以簡化,實行線上申請、審核。還應加強補助資金監管,并將育兒補助政策與其他生育支持政策相結合,形成政策合力。

責任編輯:何海寧

2025年全國兩會提出發放育兒補貼。圖片由何海寧使用AI工具生成

2025年全國兩會提出發放育兒補貼。圖片由何海寧使用AI工具生成

對四川省蒼溪縣岫云村黨支部書記李君來說,2023年,看似宏大的現代社會低生育率問題有了一個具象化的呈現:當年,岫云村出現了“逝世的多,出生的少”的情況,“老年人走了,新生兒的數量跟不上”。

事實上,全國生育困境的征兆早已出現。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2020年,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3,低于國際公認的“高度敏感警戒線”1.5。同年,新加坡的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1,日本為1.34,法國為1.84。

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新聞發布會上,時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稱,中國較低的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主要受到育齡婦女數量持續減少和“二孩”效應逐步減弱的影響。從2020年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生活的不確定性和對住院分娩的擔憂,進一步降低了居民生育的意愿。

李君認為,導致中國生育率走低的核心原因,是養育子女的經濟負擔頗為沉重。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在2025年全國兩會上,他提交了“關于給予二孩三孩家庭發放育兒補助,助力提升生育率的建議”。他呼吁,應通過向二孩三孩家庭發放現金、教育補貼、助學貸款、獎學金等方式,減輕家庭經濟壓力,增強公眾生育信心。

這也將成為現實。2025年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