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疾病大流行,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培養“同一健康”復合型人才

60%-75%的新發傳染病來自于動物,濫用抗生素也會導致環境污染等問題。這類問題的解決需要跨學科、跨部門的合作,也需要合作者充分掌握“同一健康”的理念。

現在已基本杜絕野生動物交易,大幅降低其帶來的疾病傳染隱患。但還需要把林草局從業人員、動物養殖人員甚至養寵物的人納入觀察范圍,這對防范大流行非常重要。

責任編輯:譚暢

2025年2月27日,北京,一位女性攜貓參觀國際寵物用品展覽會。防范大流行,需要把養寵物的人作為日常觀測對象。視覺中國圖

2025年2月27日,北京,一位女性攜貓參觀國際寵物用品展覽會。防范大流行,需要把養寵物的人作為日常觀測對象。視覺中國圖

近年來,新發傳染病、食品安全問題、抗生素耐藥以及生態環境變化等導致的重大公共衛生危機頻發,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社會穩定。這些問題的復雜性、系統性、跨界性特征日益凸顯,傳統的單一學科模式已難以有效研究應對。

2022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聯合發布《“同一健康”聯合行動計劃(2022-2026年)》,明確將加強交叉學科的建設作為重要戰略任務;第697次中國香山科學會議也提及要培養“同一健康”復合型人才。

“同一健康”(One Health)強調人類、動物、環境三者健康的緊密關聯和協同治理的重要性。該理念認為,人類健康與動物健康、生態系統健康密不可分,需通過跨學科、跨部門的合作來應對復雜的健康挑戰。

全國人大代表、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認為,盡管新冠疫情防控提高了社會各界對“同一健康”理念的認知,但其深層內涵和跨學科協作的重要性仍未發揮有效作用。生物安全、獸醫、環境等部門的協同機制尚不完善,科學界和教育界對“同一健康”交叉學科建設的必要性認識不足,當下尤其需要培養解決復雜公共衛生問題的人才。

2025年兩會期間,李校堃建議,應加快建設“同一健康”一級交叉學科,培養具有跨學科背景和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這不僅有助于提升中國應對公共衛生問題的能力,更是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舉措,也能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人病獸防、關口前移

南方周末:如何理解大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