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肖新光:大模型既帶來了風險,也帶來安全助力

由于人工智能熱度很高,惡意軟件偽裝成人工智能App,在部署包中捆綁木馬的案例很多。

DeepSeek的異軍突起,讓大家意識到了依托共性技術、共性底座來進行創新,是站在一個臺階上向上攀登的更有效的方式。

責任編輯:顧策

全國政協委員、安天集團創始人肖新光常年奮戰在網絡安全對抗的一線,安天科技的反病毒引擎累計覆蓋了超過四十億部手機終端、PC終端、網絡設備和網絡安全設備,對于新一輪人工智能帶來的安全威脅,肖新光有著最身的感受。

他觀察到了一些新的威脅,比如利用AI生成的釣魚郵件,有將深度偽造運用于金融詐騙,甚至還有很多惡意軟件偽裝成DeepSeek的安裝包。那么,針對這些威脅,到底有哪些破解辦法,肖新光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的專訪。

全國政協委員、安天集團創始人肖新光。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有惡意軟件冒充DeepSeek客戶端

南方周末:生成式人工智能給國家網絡安全帶來哪些新的情況?

肖新光人工智能對安全威脅的加速作用已經產生。過去幾年,我們捕獲和關注到的APT攻擊的釣魚郵件中,已經出現了AI生成內容,金融詐騙中出現了深度偽造的案例。

同時,大模型平臺成為新的攻擊目標,例如DeepSeek在年初遭遇的大規模DDoS攻擊,我們也快速跟進和提供了相關的樣本分析,發布了樣本分析報告。

由于人工智能熱度很高,惡意軟件偽裝成人工智能App,在部署包中捆綁木馬的案例很多,我們此前就依托國家計算機病毒協同分析平臺,發現了冒充DeepSeek客戶端的木馬樣本,并進行了分析響應。

南方周末:Sora為代表的生成式視頻大模型,為深度偽造創造了條件。技術上是否可以識別出哪些是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我們普通人應該如何去甄別深度偽造的信息?

肖新光:識別深度偽造目前來看有一些方法,包括基于生理信號比對、基于物理規律分析、基于元數據指紋等,但每種技術方法都有其適用場景和相關前提條件。

如基于生理信號分析,主要是驗證微表情等和本人是否一致,前提是需要存儲可對比的樣本;基于物理規律捕捉分析光影效果是否一致等等,需要相關的算力、元數據指紋等。更多只適用于版權保護等相關場景,而且需要非常完善的配套治理體系。

相關攻擊之所以稱為深度偽造,就是它已經超出普通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