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書記張榮:綜合性大學如何打好“特色突圍戰”?
綜合性大學想發展好工科,應盡可能避免全面鋪開和同質化競爭,要找到差異化發展路徑,打好“特色突圍戰”。通過重構學科生態、對接產業需求,推動綜合性大學的工科從“支撐性學科”向“引領性學科”躍升。
對于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引進的陶華冰博士,學校立項2000萬元科研經費,支持他聚焦真問題展開研究。在最開始的四年,陶華冰并沒有特別突出的科研產出,但經評估,他的技術路線科學合理,科研方法嚴謹規范。因此,學校持續給予他相關支持。2024年,他研發的質子交換膜制氫電解槽取得突破性進展,獲批國家能源局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
責任編輯:錢煒
面朝大海的廈門大學。(受訪者供圖/圖)
“沒有一流的學科,就沒有一流的大學,一流學科是一流大學的基本載體和重要依托?!比珖舜蟠?、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榮曾表示,在一流學科的建設中,廈大堅持特色發展有所為、有所不為。
瞄準新工科建設,是廈大有所為的體現之一。
四年前,廈門大學翔安校區新工科研發大樓落成。
這里主要是航空航天學院、微電子學院、全校工科電子科研、新工科現代制造科研及創新用房,打造以航空航天科研實驗、電磁聲學研究院、新工科現代制造科研試驗為主體的科研實踐平臺。
新工科建設,被視為應對新工業革命和高等教育質量革命的“先手棋”。作為一所傳統優勢集中在文科和理科的綜合性大學,近年來,廈門大學加快了工科的建設速度,正構筑交叉融合的學科體系。
但綜合性大學想發展好工科,又要盡可能避免全面鋪開和同質化競爭,找到差異化發展路徑。廈門大學如何打好“特色突圍戰”,支持新工科發展?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南方周末記者對話張榮。
“破‘五唯’,本質上是要破除舊觀念”
南方周末:2024年,廈門大學9個學科入選福建省一流學科培優計劃。學校如何進一步提升這些優勢學科的競爭力?在學科規劃方面有哪些設想?
張榮:我們堅持目標導向,從國家急需、地方緊缺、學校所能三個維度找準學科發展的主攻方向,動態調整學科專業設置,進一步提升學科精度,發揮優勢學科的輻射帶動作用,“以點帶面”推動學科體系整體抬升。同時打造一流學科發展高地,重點瞄準國家一流培優學科目標要求,推動優勢學科承擔更多國家重大重點項目,加大力度建設以承擔重大任務、解決重大問題為基礎的高能級科研平臺,有組織加強學科領軍人才的引進和培育,推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