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和英國醫生,為什么會反對擴招醫學生和學徒?
無論是英國還是韓國,醫生都是高知群體,他們是“知識貴族”,但同時他們也是一群“特權貴族”。醫生抵制擴招和學徒制,表面上是在維護醫療質量,實際上是在維護他們自身的壟斷特權。
責任編輯:辛省志
市場經濟的好處,今天人們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比如保護產權、自愿交易、價格機制、自由競爭等等,在很多領域人們已經形成了共識。而且大多數人往往用常識都能知道,有市場的地方比沒有市場好,有競爭比沒有競爭好??梢哉f,所有人都是市場經濟的受益者。
但是在有些領域,比如醫療領域,即便是在市場高度發達的歐美韓國等國家,他們的醫療實際上也并未全部開放給市場。這些國家雖然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有些領域市場化程度比較高,但在醫療領域說是計劃經濟一點都不為過。所以說,市場雖好,但有時候終究是胳膊擰不過大腿。韓國英國的醫療改革,最終都無功而返原地踏步。
2024年韓國政府的醫學生擴招計劃就遭遇了嚴重的阻撓,最終以政府妥協和失敗告終。韓國政府原本計劃從2025年起,每年擴招2000名醫學生(增幅65%),持續5年,目標是到2035年新增1.5萬名醫生。韓國政府認為這是“最低必要規?!?,并配套提出改善偏遠地區醫療條件、返聘退休醫生等補充措施。
在韓國,醫生是高收入群體,部分??漆t生年薪超百萬美元,擴招可能會打破這一“特權”。因為很明顯,擴招意味著增加供給,也就意味著“分蛋糕”的人增加了,競爭加劇并導致收入下降,原來的醫生群體肯定不樂意。
所以,縱然民調顯示76%的民眾支持擴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