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手機:科技有兩面,關鍵在如何用丨快評
“地球熄燈一小時”與“世界無車日”并不能抵擋工業化大潮已經普及的生活方式,“熄屏二十四小時”乃至“禁止未成年人帶手機/使用社交媒體”,也無法阻擋信息時代的步伐。試問,如果家長都忍不住“幾分鐘不看手機就焦慮”“下班就躺在沙發上刷手機”,那么又如何言傳身教孩子?這就需要家長與學校探索新的思路,善加保護孩子,引導與培養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使用習慣。
責任編輯:辛省志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姚明建議,在未成年人中開展“熄屏二十四小時”的活動。姚明認為,未成年人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的現象已經較為普遍,造成了“小眼鏡”“小胖墩”低齡化、孩子注意力下降的危害。作為一名父親,姚明覺得有必要讓孩子更多地接觸“實在”的世界,發現身邊的美好。為此他建議“熄屏二十四小時”,讓孩子廣泛參與體育、音樂、畫畫等活動。
從姚明的建議看,“熄屏二十四小時”與“地球熄燈一小時”“世界無車日”這樣的活動差不多,本身意在以某種形式呼吁公眾關注未成年人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的現象,以及研擬如何應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的問題?!跋ㄆ炼男r”顯然不是目的,姚明的建議也不是為了奪走孩子的手機,如何防止未成年人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才是真問題。
不必諱言,未成年人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確實存在種種危害,也并非中國獨有,早已成為全球性現象。美國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焦慮的一代:童年時代的巨變如何導致精神疾病的流行》一書顯示,孩子的童年正因智能手機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