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盆爛根的多肉到滿陽臺的花,我學會了什么
生活的答案,從來不在遙遠的終點,而在你為一片葉子拂去灰塵的此刻。
責任編輯:溫翠玲
工作后,同事送給我一盆多肉,從此開啟我的養花之旅。
這盆多肉起初像一朵精巧的綠蓮花,但不到一個月便因我澆水過勤爛了根。我這才意識到,養植物不是靠“熱情”和“勤快”就能成事的。那些被我囤積又丟棄的黏土、扭扭棒和毛線團,似乎總在印證我的“三分鐘熱度”——急于看到成果,又因眼高手低而厭倦??绅B花不同,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的焦慮,為何總想用最短的時間,兌換最完美的答案?
養花的失敗就像一記悶棍,敲碎了我對“努力必有回報”的執念。原來有些事,用力過猛,會適得其反。
后來某一天下班路過花店,我心血來潮進去逛了逛,并挑選了一盆繡球花盆栽。買繡球時,辦公室里的同事調侃著,“別期待它長成大株”。是啊,我總在期待一個預設的“結果”,卻忘了有些事本就需要與時間和解。
養繡球的頭三個月,我像個蹩腳的偵探,每日舉著手機電筒檢查土壤濕度,甚至夸張到專門拿了一個筆記本做生長狀態筆記,我給每片葉子編號記錄生長狀態。直到某天發現,施過肥的黃葉竟在兩周后悄然返綠,而澆多水的澇害征兆也像延遲的信號,幾天后才在葉片上暈開褐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