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腎臟日:警惕“糖腎”威脅,守護腎臟健康
3月13日是世界腎臟日,我國作為慢性腎臟?。–KD)大國,當前的慢性腎臟病患病人數已超過1.2億,患病率高達10.8%,且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同時慢性腎臟病的致殘致死率增幅排在所有慢病之首,儼然已成為嚴重危害國民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肖先生(化名)從未想過,自己會在30歲的年紀,就確診糖尿病腎病。如果能夠回到當初,是否有機會避免或延緩糖尿病進展至糖尿病腎???而如今面對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病的共同挑戰,他又該如何尋回正常的生活節奏?
一場遲到了三年的體檢,沉默的疾病初見端倪
2017年到2020年,肖先生的生活被家庭瑣事所填滿,每年的常規體檢也因此被一再推遲。直到2020年一次體檢結果顯示他的空腹血糖已經高達13mmol/L,遠超正常水平,他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已經出現患上了糖尿病。然而在此之前,他并未感到明顯不適,只是時常感到乏力,誤以為這只是過度勞累所致?!拔覐奈聪脒^自己會在這個年紀得糖尿病,可能身體早就給了我信號,但都被我忽視了?!毙は壬貞浀?。
在我國,像肖先生這樣的糖尿病患者并不少見。據統計【1】,在我國1.41億的成人糖尿病患者群體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患者,且高達63%的糖尿病患者對患病毫無所知。然而長期高血糖的危害巨大,會損傷血管與神經,進而誘發心血管、腎臟等臟器病變,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從糖尿病到糖尿病腎病,在共病管理中尋找生活的平衡
確診糖尿病后,肖先生開始嚴格遵循醫囑,規范管理血糖,并定期檢查血糖、眼底、腎功能,高血糖逐漸得到控制。然而,2022年的一次常規檢查中他被查出了蛋白尿,被確診為糖尿病腎病早期,這距離他確診糖尿病僅過去了兩年多的時間。
“之前我的注意力一直在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上,但不知道它還會引發腎臟的問題,但好在發現得早?!毙は壬硎?。
臨床上,慢性腎臟病與2型糖尿病之間關系密切,互為影響,可導致全身性疾病。近年來,糖尿病腎病已成為慢性腎臟病和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約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腎病。且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單純降糖無法完全消除心腎并發癥的風險,還需要定期篩查心腎風險,并選用具有心腎獲益的合理治療。
四川省人民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李貴森教授指出:“早期識別和干預慢性腎臟病對于延緩疾病進展、保護心腎,甚至減少醫療成本意義重大。對于慢性腎臟病的高危人群,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齡(>65歲)、腎臟病家族史等人群,應開展一級預防,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血清肌酐檢測,同時建議每年成人體檢時檢測一次UACR和血清肌酐。”
重新定義生活,緊握慢病管理主動權
如今,肖先生已經與糖尿病腎病抗爭了三年,他的血糖和腎功能各項指標都控制得不錯,生活也逐漸重回正軌。他坦言:“和疾病共存了這么久,我覺得更需要關注的是如何更好地生活。所以我開始主動地去學習疾病的相關知識,尤其是和糖尿病腎病相關的疾病科普和管理,也更加關注自己的各項健康指標,這樣就有了更多底氣延緩腎衰竭的到來?!?/p>
李貴森教授表示:“延緩腎功能損害進展、減少心腎事件的發生,是慢性腎臟病管理的核心目標。因此患者應關注心血管、腎臟及代謝系統的綜合管理,通過規范的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改善,實現心腎保護,延緩疾病進展和降低并發癥風險?,F在已有多種創新治療手段,能夠降低心腎事件風險、減輕患者疾病負擔,也為慢性腎臟病患者打開一扇通往更高質量生活的大門?!?/p>
相關研究結果預測,通過改善診斷和堅持遵循指南指導的藥物治療,預計25年內我國的透析流行率將下降47.3%,用于腎臟替代治療的費用可降低43%,因慢性腎臟病及其并發癥死亡的人數將下降約500萬,可顯著降低患者的疾病和經濟負擔,帶來臨床和社會經濟效益。
此外,專家提醒,除了規范用藥外,在日常疾病管理中,慢性腎臟病患者還要重視科學飲食,如低鹽,控制鉀、磷攝入等;同時注重生活方式干預,如非透析的慢性腎臟病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正如肖先生所述:“雖然疾病給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突擊’變化,但也在另一種層面賦予了我新的健康追求,我相信我的未來依舊多彩?!?br>
參考文獻:
1.陸慧.聚焦重點人群,多角度,多抓手筑牢基層糖尿病綜合管理網底[J].中國社區醫師, 2022, 38(35):2.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