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互聯網法院的6年半:6734件涉網絡消費虛假宣傳案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炮制AI虛假廣告、利用大數據進行虛假營銷等情況逐漸涌現?!?/blockquote>責任編輯:錢昊平
?
北京亦莊華聯購物中心,一家線下店的“網購@”廣告牌。(視覺中國|供圖)?
6734件。這是北京互聯網法院成立6年半以來受理的涉網絡消費虛假宣傳案件的數量。
北京互聯網法院成立于2018年9月,截至2025年2月底,受理涉網絡消費虛假宣傳案件整體呈上升態勢,80%以上的案由為信息網絡買賣合同糾紛。
2025年3月13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相關數據的同時,也發布了一批典型案例。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9.74億人,占全部網民的87.9%。當下,網民使用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平臺購買商品、服務的行為早已屢見不鮮,網絡消費領域虛假宣傳行為也時有發生。
北京互聯網法院副院長儀軍指出,該院近年來受理的涉網絡消費領域虛假宣傳案件中,涉訴物種類繁雜,涉及消費場景模式多元。除傳統的電子商務平臺之外,還涉及直播間購物、二手交易平臺、社區團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