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翻新衛生巾、“香港大藥房”產品非港產……丨周一健
重視質量管理、消費者權益,不應該只在3·15。
責任編輯:汪韜
央視“3·15”晚會曝光衛生巾、紙尿褲殘次料被翻新“二次銷售”。視覺中國|圖
消費者權益
3·15消費者權益日,多家媒體聚焦食藥、個人護理,推出重磅報道,各地監管部門根據線索查處。
【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加盟店后廚食安問題】
新京報記者暗訪“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加盟店后廚,發現使用存放多天的發酸食材,顧客食用后的剩菜回收再加工售賣,隔夜發黑的牛肉加色素后冒充新鮮牛肉。調查中還發現,多家門店招聘時不需要員工提供健康證,大量無證店員直接上崗。3月13日,國務院食安辦向山東、河南發出掛牌督辦通知書。
3月12日, “楊銘宇黃燜雞米飯”發布致歉信,表示將承擔全部責任,涉事加盟門店即刻停業、永久關店,并在全國門店深度排查。
【“香港大藥房”產品既非港產也非藥物?】
據南方周末報道,直播間、視頻號內自稱“港貨正品”的藥膏、噴劑或口服丸,實際生產廠家均來自江西、河北、河南、福建等地,大多為外用保健用品,也有消字號抑菌液、壓片糖果等普通食品。此外,南方周末記者還發現,曾在地方電視臺遍地開花的養生節目正走向電商直播間,把非處方藥宣傳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