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魯:當《哪吒2》進入全球票房TOP5 | 電影法門
《哪吒2》是一場規模巨大的社會對話,它和當下的對話元素的設定十分豐富。從中國獨立動畫到中國院線產業動畫的發展過程中,有一種叛逆的氣質被隱秘地保留了。動畫之所以是動畫,是因為創作者往往強調其非現實性。但當下中國院線動畫的精神中,卻有著一股強烈的現實主義訴求。
責任編輯:邢人儼
電影《哪吒之魔童鬧?!罚?025)劇照。資料圖
事情還沒有完。在上映近五十天后,《哪吒之魔童鬧?!罚?span class="nfzm-web-style--kaiti" style="font-family: 楷體, 楷體_GB2312, SimKai,Kaiti,STKaiti;">簡稱《哪吒2》)的周日票房還能保持千萬元。它目前的總票房已接近150億元(截至2025年3月16日),意味著已有3億以上中國人看過這部電影。我稱這是中國電影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共情。它不僅僅是電影現象,也是一個社會現象。而當它的票房榮升為全球高票房電影TOP5,《哪吒2》在我們這里就變成了一個國家和全民性的事件。對于它的討論也在逐漸變異,我們開始更加從民族文化和國際戰略的角度看待這部動畫片,我們關于它的討論也因此變得混雜和困難起來。
我相信這票房有相當一部分來自羊群效應,當它的票房數據達到幾十億元,那么觀看它就成了一種對于公共文化的了解和學習,觀眾從中學習當代社會交往中必要的公共語匯。我記得第二次看的時候,坐在我前面的一位中年女士在發朋友圈,屏攝一張劇照,然后寫上文字——“打卡哪吒”?!赌倪?》成為打卡的風景地。類似觀眾對電影的參與,源自不同的動機,但無論如何,羊群效應也需要一定的票房基礎才能產生?!赌倪?》的巨大共情機制的確很值得玩味。
對于本片的讀解多從兩個方面。首先是它的敘事和文本,包括美學,然后是它的接受機制——文本與觀眾進行聯結的心理通道是什么。本片的文本充滿了流行文化的元素,港片流行趣味和內地抖音培育出來的“短視頻笑料學”在此有了有力的結合,我的意思是,這些元素出現得十分密集,增加了觀眾持續觀看的吸引力。如以藕粉制作哪吒真身那一場,工人將膏藥等掉入藕粉,令哪吒惡心不已;如結尾大戰煉丹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