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舒適的溫州

既要能搞錢,也要過得舒坦。這樣的城市誰不想要?

生活舒適度“一般一般,全國第三”的溫州,似乎越來越符合這樣的期待。據南方周末研究院早前發布的57城生活舒適榜2024,溫州在其中位列第三,相較上年提升了5個位次。新晉“黑馬”的背后,是溫州在通勤有因、安居有法和生財有道三個維度的均衡發力。

“舒適”二字中,藏著一個如何特別的溫州?

責任編輯:戴春晨

既要能搞錢,也要過得舒坦。這樣的城市誰不想要?

中國有這么一座城市,它搞錢的歷史極早,早到改革開放初期就開始“雞毛換糖”,因民營經濟興起而震驚全國;它搞錢的范圍極大,大到意大利的街頭都有來自這座城市的奮斗者的身影。這座城市的人們除了搞錢還很會享受生活,曾因到日本“爆買”馬桶蓋并在多座城市買房而眾所周知。

這座城市就是溫州,生活舒適度“一般一般,全國第三”的溫州。

據南方周末研究院早前發布的57城生活舒適榜2024,溫州在其中位列第三,相較上年提升了5個位次。新晉“黑馬”的背后,是溫州在通勤有因、安居有法和生財有道三個維度的均衡發力。

“舒適”二字中,藏著一個如何特別的溫州?

甌越大地。(圖/視覺中國)

溫州不堵車

躍居“舒適之城”第3位,出行便捷度的提升成了溫州“彎道超車”的重要助推器。

研究團隊綜合采用職住分離度、通勤空間半徑和通勤高峰擁堵指數等指標衡量各城市的出行便捷度。

這之中,職住分離度主要用來測度一座城市職住空間布局的匹配程度?!?024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指出,職住分離度即在不考慮就業差異與個體選擇的前提下,在既有職住布局條件下通過交換就業地,理論上能夠實現的最小通勤距離。職住分離度越小,說明城市職住空間供給的平衡性越好。

據測算,溫州職住分離度為2.8公里,在57城中僅次于大連、廈門、深圳、昆明,且顯著優于城市規模相近的???、呼和浩特、蘭州、洛陽等地。

換句話說,溫州不怎么堵車,是因為通勤的距離比較短。能夠較快到達目的地,路上行駛的車也就少了,擁堵情況就沒那么明顯了。

溫州的通勤距離有多短呢?

溫州6.6公里的單程平均通勤距離、5公里以內的通勤比重高達65%,均位列45個全國重點城市(除拉薩以外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以及其他地級市中開通地鐵、輕軌的城市)之首。

以上數據似乎都在表明,在溫州通勤,沒那么難。

城市格局,作為影響城市交通擁堵的根源性因素之一,通過影響通勤距離、通勤時長等通勤屬性,造就了不同的城市出行狀況。

溫州居民出行之所以便捷,與其“組團式”的城市格局高度相關。

我國大部分城市都有明顯的市中心,人口、產業、資源高度集中。簡單來說,每個工作日的早高峰,都有許多人從居住的郊區往市中心趕。這類城市的擴張,往往需要再造新的市中心。上海、廣州、武漢都是這種類型的城市。

與之相對的,還有溫州這類“組團式”的城市。這類城市沒有明顯的市中心,城市的崛起往往源于民營經濟的發展。

這類城市的典型招牌是產業強鎮。據國信中小城市指數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全國千強鎮發展報告》,溫州擁有柳市鎮、蒼南縣靈溪鎮、北白象鎮等17個產業千強鎮。

由鄉鎮企業發展而來的產業集群分散布局,隨著產業走的人群就形成了以鎮街為中心的小聚落。就業的人群往往可以就近上班,較少出現往市中心趕的早高峰。同類型的城市,還有東莞和泉州。

溫州“居得易”

衣食住行乃民生之本,“住有所居”更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寄托。古往今來,得一棲息之地乃普通民眾之頭等大事,即便“高中進士,當上校書郎”的白居易,也曾面臨“長安居,大不易”的惆悵。正因如此,讓居民“居得易”,夯筑起人們對安居樂業的期盼,已成為衡量民之所向的“舒適之城”的指南針。

溫州實踐,正在奏效。根據南方周末《57城生活舒適度榜2024》,綜合考量房租收入比、房價收入比的安居指數,溫州上升至第15名,較上年榜單提升10個位次。它與全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相近的佛山(上年第6)、無錫(上年第8)、嘉興(上年第12)的差距也在進一步縮小。

這一數據,也讓溫州在與GDP總量相近的徐州、大連、廈門諸城的較量中“拔得頭籌”。

讓居民得以安居的“良方”,首先體現在與居民收入比相對“恰當”而又“穩定”的房價上。然而這份“恰當”得來實屬不易。

2000年左右,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溫州民營經濟不斷壯大,房價也逐步“抬頭”?!皫p峰時期”,溫州市區的樓盤均價曾力壓北上廣深,成為全國“房價第一城”。

2010年下半年起,由于放貸政策調控、產業轉型遇阻、人口流入乏力、新房“交付難”等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溫州房價步入“量價雙降”的下行周期,此后房價漸趨平穩。溫州炒房團,這個曾經把溫州房價推向“頂峰”的“黑手”,也最終湮沒在時代的洪流中。

數據成為最好的佐證。選取2023年全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與溫州相近的無錫、佛山、嘉興、東莞進行比較,根據全國房價行情網數據,從2010年起,溫州的房價走勢相對平穩,呈現出與其余四地截然不同的走勢。

各地2023年住宅新樓盤的價格較之2010年分別增長了1.29倍、1.27倍、1.18倍、2.65倍,而溫州的這一數值為0.16??梢钥吹?,隨著樓市泡沫的不斷擠出,溫州房地產市場正在逐步回歸理性范圍,也讓居民“住有所居”不再遙不可及。

讓居民得以安居的“良方”,也許還可以從溫州近年持續打造“溫暖安居”城市品牌的路徑中找到。

2023年,溫州綜合運用拆遷閑置土地、產業園區配套用地建設、住宅存量房源轉化、公開收購等方式,在產業園區及周邊、軌道交通站點附近和城市建設重點片區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2502套(間),惠及新市民、青年人15萬人。

“增量”之外,“應屆畢業生免押金入住”“智慧化家居服務”“保障最短通勤距離”是溫州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溫暖底色。

與此同時,溫州持續推動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將建成于2000年之前的453個老舊小區全部納入整治類改造計劃。粉飾外立面、挖潛釋放停車資源、整修小區道路、提升綠化水平、地下管網改造,一系列舉措推動了“老房煥新顏”。至2024年10月,溫州市已實施改造320余個老舊小區,惠及居民10萬余戶。

溫州城市更新的“一新一舊”,在為居民筑起溫暖安居屏障的同時,也為“5+5+N”溫州特色產業集群的發展夯實了人才根基。

溫州“有錢花”

溫州居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了。

2023年,溫州全市居民可支配收入達67380元,分別高出全國平均(39218元/人)、浙江省平均(63830元/人)71.8%、5.6%,居全國城市第14位,較上年上升1位。6.9%的同比名義增長率,在57城中僅次于合肥、唐山和石家莊,也成為溫州在“舒適之城”比拼中逆流而上、脫穎而出的重要法寶。

溫州居民的“錢”從哪來?如果仔細研究收入來源,我們可以發現,溫州居民的工資性收入占比(53.1%)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相近城市中最低的。工資性收入占比偏高的廈門,這一數值去到71.1%。而溫州居民的財產凈收入、經營凈收入占比均處于對比城市中的前列。

通常來講,居民經營凈收入的較高占比,往往指向區域內有規??捎^的從事生產經營及有償服務活動的群體。溫州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構成特征,或許正指向其高度發達的民營經濟。

據統計,溫州民營經濟擁有全市93.6%的企業數量、創造82.7%的生產總值、貢獻約90%的稅收、占到95.7%的外貿出口、提供92.8%的就業崗位。

如果再仔細研究四項收入來源的同比名義增長率,我們還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結論。2023年,溫州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提升至8885元,同比名義增長7.8%,在四項收入來源中增長勢頭最為強勁。

獨具特色的寄帶回收入,成為溫州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增長的重要來源。不少溫商在外打拼取得成果后,會將部分收入寄回或帶回溫州,給予家鄉的親人經濟支持。2023年起,在外溫商返溫明顯增加,也帶動了溫州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的強勢增長。

這是民營經濟之城營造幸福感的生動寫照。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