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柯絲蒂·考文垂,成為國際奧委會首位女性主席

當地時間3月20日,在希臘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44次全會上,柯絲蒂·考文垂當選為國際奧委會主席。她也成為國際奧委會歷史上首位女性主席及首位來自非洲的主席。

此前,在國際奧委會近131年的歷史上,一共產生過九位主席,其中八人來自歐洲,另外一位來自美國。參與本次競選的共有七人,其中歐洲四人,分別是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小薩馬蘭奇(65歲,西班牙)、世界田聯主席塞巴斯蒂安·科(68歲,英國)、國際自行車聯盟主席大衛·拉帕爾蒂安(51歲,法國)和國際雪聯主席約翰·埃利亞施(63歲,瑞典和英國雙重國籍);亞洲兩人,分別是國際奧委會執委費薩爾·侯賽因(61歲,約旦)和國際體操聯合會主席渡邊守成(66歲,日本);非洲一人,國際奧委會執委、運動員委員會前主席柯絲蒂·考文垂(41歲,津巴布韋)。

去年12月,這七位候選人公布了各自的競選綱領。今年1月,他們在洛桑向全體委員作閉門陳述,這也是投票前唯一一次當眾闡釋其個人競選主張的機會。根據《奧林匹克憲章》,主席人選由100多名國際奧委會委員投票決定。這些掌握投票權的委員中,既有國際單項體育組織掌門人、國家和地區奧委會負責人、明星運動員等,也不乏王室成員、商界巨頭與社會名流。

按照議程,主席選舉于北京時間20日22時開始。投票采取逐輪淘汰制,即每一輪如有人獲得半數以上票便勝出,否則得票最少者被淘汰。在選舉開始前,外界普遍認為本次選舉將會進行多輪,不太可能會在第一輪產生最終結果。出乎意料的是,在第一輪投票結束后,結果已經產生。在短暫休會過后,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宣布,考文垂當選第十任主席。

柯絲蒂·考文垂出生于1983年,津巴布韋籍,是七位候選人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最年輕的候選人。她曾是一名杰出的游泳運動員,參加過五屆奧運會,獲得七枚奧運獎牌(2金4銀1銅)。2004年雅典奧運會,她在女子200米仰泳項目中獲得金牌,這是她職業生涯中的首枚奧運金牌,也是津巴布韋在該屆奧運會的唯一一枚金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她在女子200米仰泳項目中再次獲得金牌,并以2分05秒24的成績打破了該項目的世界紀錄。這是她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的唯一一枚金牌,同時也是津巴布韋代表團在該屆奧運會的首金。

退役后,她進入政界,2018年起擔任津巴布韋體育部長,并自2013年起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在競選中,她主張讓運動員從奧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TOP)計劃、媒體版權持有者、奧林匹克團結基金中受益,并進一步推進運動員職業發展項目;主張讓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在奧運會、奧運資格賽、電競奧運會等賽事中更充分地發揮專業作用,一方面提升賽事影響力,一方面也可讓聯合會從中獲益。此外,她提倡加強與媒體的合作,使奧運會能夠觸及更廣泛和更多樣化的觀眾。

新任主席考文垂和將要離任的巴赫將在6月23日——奧林匹克日進行交接。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