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被“風光大葬”的互聯網創業
“中國互聯網創業十死一生,我們沒有幻想一定能成功,想過撐不下三五年,想過默默無聞地死去,但沒預料到最后會‘風光大葬’?!?024年年底,在創辦小雞詞典的第8個年頭,黃宇帆正式宣告了它的結束。
從2015年組建團隊到2025年解散,黃宇帆無法細究失敗的原因,時局、運勢、能力,種種因素互相糾葛。十年過去,理想主義者為理想獻出了青春,看淡錢財的人終究沒掙到錢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李屾淼
小雞詞典創業團隊
從零開始的互聯網產品
2015年,黃宇帆從美國留學回國,開始尋找自己的創業方向。他首先組建了一支小型團隊——中學同學軒元,在某央媒做了兩年多程序員;中學校友韓佳依,本科剛畢業的業余畫手。大學室友大力在2016年加入,他曾在美國IBM做芯片設計工程師。
黃宇帆和團隊伙伴每天能想出幾十個點子,為了更方便討論和記錄,他們還制作了一個收集點子的網頁。那時候他們覺得正身處一個蓬勃向上的時代,中國互聯網發展二十年,手機上網迅速地擴大了中國網民的規模,2015年大約有6億網民,且還在以一年幾千萬的速度增長。頭部電商平臺和社交通訊公司跨過了上市的門檻,外賣、打車一類的生活服務軟件也在迅速占領市場,共享經濟改變了傳統消費觀念,帶來新的經濟增長,無數創業者在這片藍海中找尋方向。
在大力辭職回國以前,黃宇帆、軒元和韓佳依制作了一款尋找室友的平臺“上下鋪”。作為三個北京青年,他們看到身邊很多朋友都面臨租房煩惱,與室友關系不睦,“上下鋪”可以幫助不同需求的人匹配室友,在寵物接受度、上班時間和生活習慣等方面達成一致。
但這個項目很快就停滯了,“我們發現大家更關心的是房子的租金和地理位置,沒有精力放在考慮室友上?!?/p>
他們還嘗試制作了一個解謎游戲,玩家需要根據劇情的引導,找尋現實中的線索來解謎,但他們沒有平衡游戲的趣味性和謎題難度,難度設置得太高,幾乎沒有玩家能通關。日益緊縮的版號制度也打消了他們做獨立游戲的念頭。
在漫無邊際的討論中,“網絡流行語詞典”的想法被反復提起。這最早是大力提出的,借鑒了美國俚語釋義社區“城市詞典”(Urban Dictionary)?!拔液忘S宇帆都是高中去美國留學,學語言的時候發現聽不懂同學說的俚語,會頻繁地使用城市詞典。中國的網絡社區文化在逐漸興起,網絡流行語越來越多,我自己在用貼吧和B站時也有看不懂的詞,但沒有查詢的地方?!庇袆e于日常話語的流行語在互聯網上構筑了一道隱性的邊界,只有打破它才可能進入討論圈內。
在實用層面之外,大力認為通過中文流行詞還可以記錄同一時期的社會背景和圈層文化,“在古代,成語也是一種流行語,一個有代表性的故事濃縮成一個詞語,將故事表達的意思流傳下來,與之類似,‘人艱不拆’‘藍瘦香菇’就是當代的成語?!?/p>
團隊成員選取二三十個流行詞撰寫釋義,調研周圍的人對它們的興趣度,當大多數的反饋認為非常有趣,創建流行語詞典就成為團隊一致認同的創業方向。在黃宇帆的設想中,詞典應該像維基百科(Wikipedia)一樣,由用戶生成內容,但不是用長篇大段的文章,而是簡練清晰的日常語句,因此,他給詞典取名為“小雞詞典”,英文是Jikipedia。
黃宇帆還從經濟收益上算了一筆賬,城市詞典通過廣告收入、周邊產品和聯名推廣,一年的營收超過百萬美元,它最初的團隊只有3個人,人力成本也很低?!皾h語的受眾非常龐大,既然英文俚語詞典可以吸引千萬用戶,中文流行詞也可以,即便廣告單價更低,收益也很可觀?!?/p>
2017年10月,小雞詞典正式上線了。
小雞詞典設計師繪制的品牌形象
雞和蛋的問題
除了軒元,團隊的其他三個人都在創業中偏離了自己的專業方向。
黃宇帆在大學主修經濟學,不過他從小喜歡看《大眾軟件》雜志,自學計算機編程,中學時期就為班級制作網頁,大學時出任普渡大學中國學生會IT部部長。小雞詞典小程序的第一版前端開發由黃宇帆負責,但由于技術原因,看大約20個詞條就會卡住,他不得不添加一個“自我解救”按鈕。
后端開發由大力負責,他學的是電子工程專業,但一直從事芯片制造行業,所有后端開發的技能只能現學現用。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