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的網絡社會里,你有幾副“面具”?
我給自己起的這些ABCDE,也不過是拾古人的牙慧,來應對這個紛繁復雜的網絡社會罷了。
責任編輯:溫翠玲
手機屏幕亮起的瞬間,我下意識屏住了呼吸——某公眾號推送了我投稿的文章。一陣欣喜涌上心頭,但很快就被焦慮取代:文章的署名赫然是我的網名A,這個親友們都熟悉的名字會不會暴露我的身份?我快速點開公眾號主頁,賬號下方顯示“7個朋友關注”,往下滾動屏幕,既往的頭條推文顯示有數萬閱讀量。我不由攥緊了手機,也許下次投稿時要起個新名字。
A這個名字本是媽媽懷孕時為男孩準備的。因為網絡時代的到來,多年前媽媽翻遍字典卻沒能用上的名字,最終成為了我在賽博世界的鏡像分身。最早的BBS社交時代,我在QQ空間、百度貼吧和各大論壇上給自己起過各種各樣的網名。它們見證了我在虛擬世界的遷徙軌跡。彼時,只要換一件網絡馬甲,就能將所有青澀的往事封存。
然而,網絡世界逐漸開始要求我以真實面貌示人。上大學之后,實名制的人人網一度是我的青春樂園。但這個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