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勇:零基預算,要扭轉預算中的“只能增、不能減”
非稅收入增長較快,主要是一次性安排中央單位上繳專項收益,以及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增加較多。
同一年度的財政支出,在不一樣的支出時間,12月份支出和1月支出,政策效果差異非常明顯。
預算支出基數越不合理,零基預算改革的收益就越大。
責任編輯:張玥
2025年3月13日,新華社發布了《關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報告表示,“總的看,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較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有力,各項財政工作取得新的進展,為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和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p>
報告也指出了當前的困難和不足?!笆芏嘀匾蛩赜绊?,稅收收入下滑,土地出讓收入繼續回落,一些地方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p>
2025年,在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背景下,財政工作應如何作為,宏觀政策又將如何發力?
南方周末記者為此專訪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楊志勇,他長期從事財稅理論、財政政策與中國經濟改革研究。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為財政部直屬事業單位。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曾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楊志勇出席會議并作了發言。
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已經連續三年超過10萬億元。視覺中國/圖
尋找新財源
南方周末:2024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3%。其中稅收收入同比下降3.4%,非稅收入同比增長25.4%。如何解讀這組數據?
楊志勇:財政收入與經濟增長、物價等因素緊密關聯。從2024年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來看,預算執行總體情況良好。下半年,增量財政政策出臺后,經濟回升向好,財政收入有了較大改善。我們可以看到,2024年財政收支情況是存量財政政策與增量財政政策共同發力的結果。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非稅收入增長較快,主要是一次性安排中央單位上繳專項收益,以及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增加較多。
南方周末:在稅收收入中,央地關系該如何理解?
楊志勇:稅收收入是現代國家的主要收入形式?,F行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