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耒水斷面鉈異常引關注,對話應急處置專家解析過往案例

近日,湖南耒水斷面監測出鉈濃度異常引發關注。3月16日湖南郴州市永興縣政府辦發布通知,2025年3月16日20時,耒水郴州-衡陽跨市斷面大河灘地表水自動監控站數據顯示鉈濃度異常,造成跨市污染,威脅下游飲水安全。永興縣政府決定于3月17日0時啟動耒水流域(永興段)突發環境事件Ⅳ級應急響應。

23日中午,郴州市應急指揮部發布情況通報,已啟動應急機制,經監測,沿線飲用水安全。據南都此前報道,湖南兩市成立“耒水流域水質異常應急指揮部”,一方面向被污染的水域投藥,降低鉈濃度,一方面排查污染源及原因。

鉈濃度異常,此前是否出現過類似情況?近年來河道鉈超標的相關處置情況如何?南都記者對話生態環境部工業廢水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研究員彭應登,其曾參與2021年1·20嘉陵江廣元段鉈指標異常超標應急溯源工作。

相關通知截圖。

南都:此前是否出現過河道鉈濃度異常的情況?

彭應登:我們國家出現河道鉈污染類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并不多見。近年來,進入應急處理主要有以下案例,2017年5月5日和2021年1月20日的嘉陵江廣元段鉈指標異常超標(跨省界輸入型污染事件)。其中,2021年1月20日四川境內廣元市嘉陵江鉈污染超標,經查明,調查后發現是上游來自甘肅和陜西的冶煉廠和鋼鐵廠非正常排放的廢水所致。

2021年嘉陵江“1·20”鉈濃度異常事件處置現場。

南都:以往案例中,河道出現鉈異常的成因有哪些?

彭應登:經此前相關案例的調查,河道鉈污染異常超標的成因,主要是有色金屬開采和冶煉生產過程中的非正常排放。鉈常與鉛、鋅、銅等有色金屬伴生。在這些金屬的開采、選礦和冶煉過程中,鉈會隨著廢水、廢渣等形式排放到環境中,進入河道水體。

一般來說,鉈污染的來源是硫鐵礦和硫礦的廢水和冶煉廠排放的廢水,以及鋼鐵廠排放的脫硫廢水。目前在我們國家發生的鉈污染突發事件中,絕大多數就來自冶煉廠。據了解,在湖南湘江上游,如郴州有不少硫礦、硫鐵礦,當地設有一些冶煉廠、鋼鐵廠。我推測可能與當地的硫礦、硫鐵礦以及冶煉廠非正常排放有關。2021年嘉陵江廣元段應急處置中,我們也是花了數天的時間,才基本上摸清了上游的污染來源。

2021年嘉陵江“1·20”鉈濃度異常事件處置現場。

南都:目前需要采取怎樣的應急處置手段?

彭應登:在立即啟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的同時,對受影響區域的飲用水水源進行加密監測,必要時對自來水廠添加除鉈工藝;迅速對污染河段上游區域開展全面排查,通過監測分析、現場勘查等手段,快速鎖定污染源的位置,切斷污染源;應首先在上游受污染的支流上設置攔污壩,采用化學沉淀法,向污染水體中投加合適的藥劑,使鉈離子形成難溶性的化合物沉淀下來,然后通過沉淀、過濾等方式將其從水體中去除。目前在永興段的干流上投加藥劑,發揮的作用較小,是治標不治本的被動措施。

湖南衡陽,湘江、蒸水、耒水三江交匯處。耒水是湘江最大、最長的支流,總長453公里,流經郴州市汝城縣、資興市、蘇仙區、永興縣,衡陽市耒陽市、衡南縣、珠暉區后匯入湘江。IC供圖

南都:鉈對人體危害有多大?后續需留意哪些情況?

彭應登:鉈是無味無臭的銀白色金屬,鉈鹽為無色、無味的結晶,溶于水后沒有特殊口感。鉈毒性高,危險性比傳統的重金屬,汞、鉛等更大,不能掉以輕心。只有快速鎖定污染源,才能夠精準地掐斷污染,避免或降低城市供水安全風險。城市地表水檢測要進一步加密,防止對飲用水安全造成隱患。

網絡編輯:明非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