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億元大體量,交通銀行如何做強“上海主場”?|透視金融業2024年年報②

交通銀行集團總資產逼近15萬億元,繼續穩居商業銀行第六名。

2024年交行科技投入114.33億元,金融科技人員9041人,科技人才招募計劃已接近完成。

交行將在資源傾斜和考核機制上全方位努力推進“上海主場”各項目標按期達成。

責任編輯:豐雨

國有大型銀行2024年成績單開始亮相。

2025年3月21日下午,交通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路演中心舉行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交通銀行行長張寶江率四位副行長集體亮相。作為率先披露年報業績的國有大行,交行的經營質效不僅是上海金融業的重要指征,亦是提前洞察國有大行2024年整體經營情況的窗口,具有指標意義。

交行的經營業績究竟如何?哪些領域是它的特色和優勢?對2025年有哪些期待?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從此次發布會上觀察到,“穩”是交行管理層對2024全年整體業績的基本評價,“數字化”則是投資機構關心的熱門話題,而“上海主場”則是交行未來發展戰略的核心關鍵詞。

三個“穩”字從何而來?

穩健前行、穩中有進、穩中提質,張寶江在發布會介紹全年業績表現時,連用三個“穩”評價2024年該行的經營表現?!胺€”體現在哪些方面?該行副行長周萬阜著重提及了總資產規模、營收、利潤、貸款余額,以及凈息差、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等7項指標。

?

2024年末,交通銀行集團總資產逼近15萬億元,達14.9萬億元,較年初增長5.98%,資產規模繼續穩居商業銀行第六名,領先第七名招商銀行仍有1.8萬億元。其中,境內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6479 億元,增速8.55%,增速高于人民銀行公布的同口徑下金融機構貸款余額7.61%的增速,但低于國有大型銀行同期9.29%的增速,資產規模增速和信貸投放增速保持穩健前行。

張寶江則從營收和利潤兩個指標稱,交行2024年盈利能力保持韌性,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其中,全年凈經營收入2602.69億元,同比增長0.87%;歸屬母公司凈利潤935.86億元,同比增長0.93%。尤其是營收指標在2024年三季度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交行第四季度有所發力,實現了全年營收增速回正。

中金公司和華泰證券等券商研究機構對交行年報發布的點評報告亦稱,交行營收表現超出了機構的普遍預期。某大型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向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表示,“交行的營收表現好于我們的預期,主要是來自該行其他非息收入的貢獻?!?/p>

穩中提質有哪些表現?張寶江表示,在行業凈息差普遍承壓的背景下,交行實現全年凈息差1.27%,同比微降1個基點。與此同時,資產質量持續夯實,2024年末交行集團口徑不良貸款率1.31%,較年初下降 0.02 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 201.94%,較年初上升6.73 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增強。

科技人才計劃已近完成

在AI時代,數字化轉型是一道必答題。2021年,交行即提出“數字化新交行”。四年過去,有何階段性成果?迅猛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在交行有無落地應用?這些問題成為發布會現場投資機構關注度頗高的熱點話題。

張寶江對此回應表示,該行堅定不移推進數字化新交行建設,加快技術、業務、渠道、流程和產品服務的全方位深刻變革,著力構建各類場景生態,通過融合金融、非金融資源,賦予銀行服務附加值和高黏性。

如何構建場景生態?張寶江介紹,交行圍繞服務政務民生、產業運行與消費生活,迭代發展“惠民就醫”“交行通”“云跨行”等產品服務。例如,由交行上海分行率先試點的“交政通”現已接入兩千余項政務服務,并向全國交行系統進行復制推廣。

人工智能和數字化轉型有賴于強大的數據基礎設施支撐。張寶江表示,交行全面構建AI應用的算法、算力、數據基礎設施,“一云多芯”“多地多中心”的高容錯大算力布局逐漸成型。2024年以來,交行核心業務系統正加快向分布式架構轉換,隱私計算、區塊鏈等一系列企業級平臺落地,強化金融科技對業務賦能。

數字化相關的建設投入如何?交通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錢斌透露,2024年,交行科技投入114.33億元,占該行營收的5.41%;金融科技人員9041人,較上年末增長15.7%,科技人才招募計劃已接近完成;科技人員在全集團員工總數的占比達到9.44%,在可比同業中居領先水平。

數字化轉型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業績?錢斌表示,2024年,交行手機銀行月度活躍客戶數( MAU)首度突破 5500萬大關,比上年末提升 630萬,增幅達 12.84%;普惠信貸業務方面,線上渠道授信增量占比提升至 80%;零售業務方面,提升零售客戶畫像能力,大額存單銷售轉化率提升4倍;AI規?;瘧梅矫?,發布“人工智能+”行動方案,運用AI技術減少在信貸風控等領域的人工工作量,通過人機協同減少客戶經理報告撰寫時間,全年替代超過千人力工時,精準識別風險資產超百億元,智能客服呼入業務語音識別率達 99%。

針對近期熱議的“AI幻覺”問題,錢斌表示,AI應用的基本策略是“先對內后對外,先局部后整體”,優先考慮降成本和控風險。

全力深耕“上海主場”

作為唯一總部設在上海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交通銀行將“上海主場”戰略寫進交行“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綱要(2021-2025),并明確提出,將上海主場作為全行高質量發展的 “創新策源地”和“改革試驗田”,發揮制度創新、示范引領作用,深度融入上?!拔鍌€中心”建設,助力上海高質量發展。

2025年已是五年規劃的收官之年,交行“上海主場”戰略推進成效符合預期嗎?張寶江對此稱,2024年度,交行舉全集團之力深耕“上海主場”,已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哪些成功經驗從上海走向全國?交行副行長殷久勇進一步解釋,交行圍繞服務科技創新、服務民生、政銀合作、服務綠色轉型和服務上海金融要素市場建設等方面開展創新試點。

在服務科技創新方面,升級上海市分行(下稱“上海交行”)科技金融創新服務體系,上海地區科技金融特色支行總量達24家,基本實現上海地區科技金融服務全覆蓋;創新主動授信新模式,為近2000家科創類企業客戶提供超80億元授信額度支持。到2024年末,上海地區科技企業貸款余額達75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0.23%。

在服務民生方面,交行2024年上海地區個人信貸增量111億元,增幅9.56%,增量和增幅均居上海地區五大行(工農中建交)之首,信用卡消費額居上海市五大行第二名。

在政銀合作方面,“交政通”品牌在上海先行探索,引入上海政務事項超190項,長三角政務事項600余項,并在長三角地區700多家交行網點上線,產品已在全國交行30余家省直分行、100多個城市復制推廣。

在綠色轉型發展方面,牽頭制定上海地區水上運輸業轉型金融目錄,制定上海航運產業鏈綠色低碳轉型金融服務方案,編制浦東新區金融機構碳排放核算報告,參與浦東新區氣候投融資試點,發布浦東新區氣候投融資項目庫,在上海落地多筆轉型貸款。

在服務上海金融要素市場建設方面,交行代理清算規模排名市場第一。

重碼押注上海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調研發現,交通銀行“上海主場”戰略的內容遠不止于此。

深入調研發現,交行已把最重的砝碼壓押注在上海。其中,交行12家主要子公司中,5家設在上海(交銀施羅德基金、交銀金融租賃、交銀人壽保險、交銀金融資產投資、交銀理財),1家主要經營地位于上海(交銀信托)。

上海交行不僅在科技金融、個人信貸業務領域領先,在服務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涉農信貸等對公業務方面同樣排名前列。如,2024 年,上海交行累計落地371億元小微企業無縫續貸業務,累計發放擔?;痦椣沦J款超百億元,增幅達74.56%,位列市場首位。

2025年如何繼續做強“上海主場”?殷久勇表示,交行將在資源傾斜和考核機制上全方位努力推進“上海主場”各項目標按期達成,主要包括:加大考核資源傾斜,對上海交行進行差異化考核,對總行各部門和集團子公司掛鉤相關指標;推動戰建融合,以專班形式,在重大項目、離岸跨境、數字化經營、新型托管等多個領域推動總行員工隊伍下沉到分支機構,深度融合;開展先行先試,根據實際需要提出制度性授權的創新模式,制定先行先試清單和專項授權清單,在跨境電商、離岸業務、科技金融等重點項目實現創新性突破。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認為,交行主要經營指標較為客觀真實反映了2024年銀行業經營面臨的現實境況,在居民消費偏弱、有效需求不足、金融持續讓利實體經濟的大背景下,實現營收利潤雙增同時維持資產質量基本穩定,實屬不易。交行“十四五”發展規劃收官之年,交行能否把“上海主場”“數字化新交行”等戰略目標落地化為現實,如何進一步做好“五篇大文章”,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將持續關注。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