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智庫官員“大換防” 智囊新生代漸次亮相
府院新聞
主持:馬昌博
全國“兩會”前的新一輪省部級官員調整大潮已近尾聲,地方上已有24個左右的省份換屆,中央部委方面準備或者已經“上位”的官員亦已大體調整完畢,而其中別有不同的是中央幾大智囊機構官員的調整。
中國政府網最近發布消息說,中國社科院、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級領導變動,而之前,包括中央黨校,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等機構主要官員也已發生變化。
中央黨校前任常務副校長蘇榮,2006年6月由甘肅省委書記任上調任中央黨校,如今則又被封疆江西,任省委書記。本主持人之前接觸的中央黨校教師曾說,地方出身的蘇榮為人風格明顯,不喜官話套話,某次開大會有必要講套話時說:“下面照稿念一段?!币么蠹夜恼拼笮?。
中央黨校新任常務副校長李景田原為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再之前則是中組部副部長。李在中組部任職近30年,中間曾短暫任職山西省委副書記。李景田曾被外界評價為形象開明,其在2004年曾出席國務院新聞辦的記者招待會,這是中組部歷史上第一場記者招待會。
中央黨史研究室主要任務為進行黨史研究,編寫黨史,編輯出版重要黨史書刊等,李此次由該部門調任中央黨校,可謂“擔子更重”。
近年來中央黨校先后有兩任常務副校長是中組部出身,蘇榮的前任虞云耀亦曾是中組部副部長。政情觀察家認為,因為黨校培訓的都為高級官員,由中組部系統官員出任黨校常務副校長,有利于敏銳把握官員思想動態。之前虞云耀任職中央黨校時就被評價為在鼓勵教員解放思想和把握尺度方面結合得當。
原中央黨校副校長王偉光則調任中國社科院常務副院長,也為正部長級。57歲的王偉光在中央黨校工作近30年,是一位典型的學者型官員,長期從事理論研究,之前媒體曾指其參與起草了許多重要文件。主持人接觸的中央黨校人士稱其 “干實事,勤勉”。
原中國社科院常務副院長冷溶則調任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中央文獻研究室主要編輯“老一輩革命家及現任中央主要領導人的著作”等,而冷溶被認為是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專家。
至于中國科學院新增的三名副院長詹文龍、丁仲禮、陰和俊則都是技術專家出身。
與中央黨校類似,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社科院的院長照例由“黨和國家領導人”兼任,中科院院長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社科院現任院長則為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奎元,上述正職是否變動,則要看今年的全國“兩會”。
此次“換防”背后亦是中央智囊新生代的漸次亮相:諸如中央黨校、中國社科院、中國科學院智囊機構往往參與中央各重要文件報告起草和調研,對中央思路具有影響,此次重要領導調整,被各界廣泛重視。
關于上述職務變動智囊機構官員,坊間曾有“左”、“右”之評,不過本主持人接觸的社科院學者說,智囊機構官員所發表言論,往往有各種中央意圖,未必完全是個人思想體現,由此評價“左”、“右”倒也未必恰當,某些不公開的講話,才見個人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