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前總理埃斯科·阿霍:“全球處于安全優先于經濟的時代”
歐洲安全不能再依賴美國了。我們也不相信未來美國政府會作出重大改變。因此,歐洲有理由在自己的國防上投入更多資金。
歐盟與中國是競爭對手,但在某些領域,我們又是合作伙伴。此外,中歐之間又具有互補性。但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即中歐之間存在一定的緊張關系。
發自:海南博鰲
責任編輯:姚憶江
2025年3月25日,美國和烏克蘭代表團再度相聚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新一輪關于俄烏?;鸬臅?。此前一天,美俄代表團在此舉行了長達12小時的談判。
重返白宮以來,曾豪言“一天時間解決俄烏沖突”的特朗普,一直致力于“調?!倍頌鯌鸹?。然而,美國的鐵桿盟友,又素來忌憚俄羅斯的歐洲,卻被排除在和談之外。
從在烏克蘭問題上被邊緣化,再到美國的關稅大棒威脅,昔日的美歐“密友”面臨重重挑戰。不少人擔心,跨大西洋關系是否已經到達臨界點,8000億歐元能否換來“歐洲戰略自主”。
就上述問題,南方周末記者于3月26日專訪了出席2025年博鰲亞洲論壇的芬蘭前總理埃斯科·阿霍。
阿霍于1991-1995年擔任芬蘭總理。彼時,36歲的他是芬蘭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理,也是歐洲最年輕的政府首腦。在他的帶領下,芬蘭于1994年正式加入歐盟。
2000年選舉失利,阿霍正式退出政壇。他當過商界領袖,又在俄羅斯工作多年。俄烏沖突后,他辭去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董事會成員一職。
阿霍直言,對于俄烏和談的未來,他感到非常悲觀,“和談的前提,是烏克蘭的主權和安全得到保證,但我不知道該如何實現?!?/p>
芬蘭前總理埃斯科·阿霍。圖/顧月冰
“美俄不能替烏克蘭作決定”
南方周末:上世紀九十年代,你帶領芬蘭加入歐盟,當時芬蘭的核心訴求是融入歐洲并平衡東西方關系,并憑借強大的國防力量和中立政策在冷戰時期成為東西方之間的緩沖地帶。但如今芬蘭又選擇加入北約。在你看來,芬蘭的立場為何會發生轉變?
埃斯科·阿霍:當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時,就徹底背離了自1990年后建立的歐洲安全體系。歐洲的安全架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對芬蘭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