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照護為什么這么難?:照護的經濟影響

編者按:

2024年,北京大學教授胡泳照護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母親的經歷被媒體報道,在社交網絡成為熱點。高齡失能老人照護,并不是胡泳教授一個人要面對的問題。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多的高齡失能老人需要照護,這也成為整個社會不得不面對的重大課題。

家庭照護是中國老年人照護的主要方式,家庭照護也存在很多亟須解決的問題。南方周末特邀胡泳教授撰寫系列文章,以親身經歷和學理思考,探討失能老年人的家庭照護為什么這么難。

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十一篇。
照護的經濟影響巨大,但常常被忽視。通過認識并重視照護者在社會中的核心作用,我們可以開始解決他們面臨的挑戰并支持他們的寶貴貢獻。這些照護者的努力,不僅是對上一代人的交待,同時也在為未來的世代打造更健康、更快樂和更具韌性的生活環境。

責任編輯:辛省志

承擔照護者角色,會產生重大經濟影響。

在美國,一半以上的照護者都有工作,但現行的聯邦政策和大多數州的家事假都是無薪的,這使得許多有工作的照護者,尤其是低薪工人,很難請假來照顧他人。許多人因承擔照護職責而損失工資,錯失職業發展機會,甚至失去工作。據蘭德公司統計,家庭照護者每年因照護責任損失5220億美元的工資。

除了收入減少,問題的另一層面是,與照護相關的自付費用在上升。由于付費照護服務的費用過于高昂,大多數家庭無法負擔,而家庭護理行業的勞動力短缺使得即便有能力支付費用的家庭也難以獲得相應的服務。2021年美國長期護理服務的年均成本從20,280美元(成人日間健康護理)到108,408美元(私人養老院單人房)不等。家庭照護者往往需要自掏腰包為親人的照護費用埋單。據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統計,2021年非正式照護者的平均支出為7,242美元,其中包括醫療用品、家居改造、租金、食品、汽油等各類費用。

經濟影響不僅限于現行工作,還包括退休儲蓄。收入減少以及需要在照護活動上花費更多,會對照護人員的退休儲蓄能力產生負面影響,可能導致退休收入不足。較年輕時就開始履行職責的照護者,可能面臨高達90%的退休儲蓄赤字風險。另外的一個結果是債務增加,由于經濟壓力,照護人員的債務水平可能高于非照護人員。

在中國的現實中,情況也是如此。為了照護老人,很多人辭職或提前退休,甚至出現了一個專門的說法,叫“離職照護”。有些照護者一邊上班、一邊照護父母,臨時出狀況必須停下工作趕去處理,要經常請假帶父母就醫,長期下來無法專心工作,影響工作表現。有些父母住在鄉下,不愿搬到城市讓子女照護,子女也難割舍事業回鄉照護父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