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2個月,中國很難出現通脹

如果真出現了通脹,這是比以大蕭條方式完成調整要好得多的結果。同時,通脹不是完全外生的東西——一定是經濟復蘇了才會有通脹。從這個角度講,有通脹并不是壞事。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全球通脹,是一個漸進過程:首先資產價格起來,然后大宗商品價格起來,然后糧食價格起來,然后勞動力價格起來,最后是工業制成品的價格起來。在哪個時候政策上做出調整,這是一個問題

在英文當中有一個說法,經濟學是“令人沮喪學”,經濟學家比較悲觀。我爭取講得不那么悲觀。

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從短期來講,從三大經濟體來講,我們認為經濟可能在四季度觸底,然后會有復蘇,尤其2010年的下半年會有比較明顯的復蘇。但復蘇到什么水平呢?恐怕過去五六年的水平相比——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增長的速度恐怕會有一個結構性的下調。

這有三個原因:一是過去全球經濟的迅速擴張,是建立在不平衡狀態下的,現在處在調整中,需要時間來解決不平衡的矛盾。其二,這場危機讓大家對杠桿化的操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其中的風險有更明確的判斷,整個全球系統的杠桿率會降下來,而這影響經濟增長速度。第三,危機當中,各國政府都在大力刺激經濟,這個過程中政府自覺和不自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