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一淡水動物瀕臨滅絕
四分之一的淡水動物處于高危狀態,另有大約90個物種已經滅絕。陸生動物的保護頗受關注,淡水動物因其“隱身”特點而面臨特殊的困境。
責任編輯:朱力遠
從全球來看,不論是江河湖泊,還是溪流池塘,相比海洋,淡水生態系統緊密地嵌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其穩定運轉,不僅關乎人類飲食來源和經濟,而且對氣候變化和洪澇災害也有調節作用,更是以占地球不到1%的表面積,養活了10%的已知物種。而這一物種多樣性,反過來,對維持淡水生態系統的穩定運轉,也起到了基本的支撐作用。
淡水魚群。視覺中國|圖
然而,與天上的鳥、地上的哺乳動物都有較多數據不同的是,這些水里的動物種群總體狀況如何,長期以來都缺乏較為系統的評估數據,以至于對淡水系統的監測往往只能看看水質等水文指標。而最近,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和全球數十家機構的研究人員,借助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淡水物種的總體情況進行了評估,發現接近四分之一的淡水物種瀕臨滅絕。
特殊的淡水困境
“我們現在有了淡水系統的具體數據,這應該用于淡水動物有關的決策?!鳖I導這項研究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淡水生物多樣性部門負責人凱瑟琳·塞耶(Catherine A. Sayer)解釋,最新研究是第一次對淡水動物的大型數據集進行分析,以前,淡水動物的保護和管理政策主要是根據陸生動物的情況,然而這兩類群體,在棲息地和面臨的威脅方面畢竟存在巨大差異。
凱瑟琳·塞耶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四分之一的淡水動物處于高滅絕風險狀態,另有大約90個物種已報告滅絕。我們現在需要行動起來,解決這些威脅,防止物種進一步減少和滅絕。而這樣的行動需要聚焦于淡水物種,而不是依賴那些針對陸生動物的保護行動。
在最新研究中,納入分析的淡水物種就超過2.3萬種,涵蓋了螃蟹、小龍蝦等兩千多種十足目甲殼動物,一萬多種魚,以及蜻蜓、豆娘等六千多種蜻蜓目物種。按照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物種滅絕風險分類情況,滅絕風險較高的類別為:滅絕、野外滅絕、極度瀕危、瀕危、易危等。除了已經完全滅絕的之外,最新研究由此估算了其余幾種高滅絕風險物種總量占比達到24%,相關研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