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業寒戰:跨界熱錢涌入,價格“卷上天”

“只有這一次,從最上游到最下游,包含輔材,基本上都是賠錢的?!?br />
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曾表示,過去兩年多時間內形成的產能規模,達到了之前二十多年總和的兩三倍。

“門檻低體現在投資低,幾千萬元就可以進,在產品成熟的背景下,藍海由此變紅海?!?/blockquote>

責任編輯:顧策

2025年3月26日,江蘇省光伏協會主辦的“2025年光伏數智大會”在南京召開。隆基綠能、天合光能、阿特斯等多家光伏公司,以及多家地方銀行參加了這場會議。

會議的呼吁十分直白:“盈利比虧損重要,生存比份額重要”“限產自律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2023年至今的這輪光伏寒冬,是行業第一次面臨全產業鏈虧損。隨著年報季的到來,多家公司披露了業績預告,隆基綠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東方日升(300118.SZ)等14家光伏企業合計預虧損最高估算額接近380億元。

其中,“光伏一哥”隆基綠能預計歸母凈利潤虧損82億-88億元,這是該公司十年來首次年度虧損,并創下有史以來最大的虧損幅度。

呂錦標參加了這場會議,他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專家組副主任,國際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中國光伏標委會聯合秘書長,從業經歷超過20年。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大家都虧不起了?!?/p>

2025年3月26日,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華港鎮下溪村,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視覺中國 圖

“自傷八百,損敵一千”

從20年前誕生起,中國光伏業就歷經數次大起大落。但最后都神奇地起死回生。

2004年,因德國政府修訂《可再生能源法》,開始鼓勵私人安裝光伏發電裝置,度電可獲補貼5-6元人民幣,歐洲國家開始大力發展光伏市場,中國企業打入德國及歐洲,光伏產業就此從歐洲傳入中國。

此前,從澳大利亞歸國的太陽能博士施正榮就已經在江蘇無錫創辦了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2006年,施正榮成了中國首富。

隆基綠能則更早創立于2000年,早期以硅材料起家,2005年以單晶硅為切入點,正式進軍光伏產業,最終在2022年位列全球光伏100強榜首位置。

其間,光伏業曾遭遇多次危機——2008年金融危機、2012年歐美“雙反”調查、2018年“5·31新政”(《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每次危機,都有一大批企業倒下。其中,無錫尚德就于2013年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最新這一輪光伏寒冬從2023年就已經開始。根據隆基綠能提供的數據,2023年全產業鏈價格開始持續性暴跌,硅料、硅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