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銀行”遺留問題基本出清,浙商銀行力壓網貸客戶|透視金融業2024年年報⑨

連續3年,浙商銀行每年拿出超400億元營業利潤計提減值,靠自身經營化解該行“影子銀行”遺留的近2000億元不良資產。2024年末,歷史問題已基本出清。

商業銀行經營絕不能重蹈P2P網貸所出現的影子銀行問題,浙商銀行在此方面“教訓深刻”。

該行網貸客戶數占零售客戶總數的58.9%,但已被力壓,增速銳減。

發自:杭州

責任編輯:豐雨

網貸市場迎來“史上最嚴”新規。2025年4月3日傍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加強商業銀行互聯網助貸業務管理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下稱“助貸新規”),明確要求各商業銀行將助貸業務審批權上收總行,銀行類機構與助貸機構將施行“總對總”合作。

在助貸新規官宣之前,已有銀行業提前行動。2025年4月3日,在浙商銀行舉行的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該行董事長陸建強表示,商業銀行經營絕不能重蹈P2P網貸所出現的影子銀行問題,浙商銀行在此方面“教訓深刻”。該行分管大零售業務的副行長(浙商銀行已公告提名其任行長)陳海強也稱,2024年已通過主動調整業務機構,有序壓降網貸總體規模,同時全力深耕場景金融。

對于市場廣為關注的“影子銀行”歷史問題,陸建強稱,歷經三年,依靠自身經營化解該行“影子銀行”遺留近2000億元不良資產。到2024年末,歷史問題已基本出清。??

“歷史問題基本出清”

在空缺近8個月后,浙商銀行新行長人選揭曉。浙商銀行最新公告,中共浙江省委決定,陳海強任該行黨委副書記,提名其任浙商銀行行長。在該行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該行董事長陸建強、執行董事陳海強與高管團隊共同亮相。

陸建強表示,陳海強現任分管零售業務的副行長,曾任該行首席風險官,并曾在該行寧波、杭州兩個重要分行擔任行長,分管過多條業務線,是浙商銀行內部培養起來的干部,具有豐富的銀行經營管理經驗。此次提名為行長,體現了浙江省委省政府及各界對浙商銀行工作的重視和肯定。該行將盡快召開董事會,按照相關程序完成聘任工作,并報送金融監管總局核準任職資格。

陳海強是陸建強在浙商銀行的第三位搭檔。公開資料顯示,在浙商銀行原副行長張長弓案東窗事發后,陸建強自2022年初從財通證券調任浙商銀行黨委書記,后接替辭職的沈仁康擔任該行董事長。2024年8月,在原行長張榮森突然辭職之后,他代行浙商銀行行長職責至今,是浙商銀行經歷多次人事動蕩仍能保持穩健經營的關鍵人物。

2022-2024年期間,浙商銀行資產規模從2.1萬億元增長至3.3萬億元,增速在股份制銀行中保持領先。業績說明會的一組數據顯示:三年來,該行累計實現營收1924億元,同比多增43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7.5%,高于上市股份制銀行同業約10個百分點;累計壓降無效低效資產近千億元,壓降高成本存款3000億元,存款付息率下降37個基點;非息收入占比從23%提升至33%,僅次于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位居股份制銀行第三。

?

資產質量方面的改善更為顯著。陸建強表示,浙商銀行以連續3年、每年拿出超過400億元的營業利潤計提減值,靠自身經營化解該行“影子銀行”問題遺留的近2000億元不良資產;2024年,該行計提減值達530億元。到2024年末,歷史問題已基本出清,不良率從2021年末的1.53%高位降至1.38%。

陸建強坦言,化解影子銀行巨額不良資產是他調到浙商銀行工作最重要的任務?!埃ㄕ闵蹄y行)這幾年基本上就在穿越風雪,而我是‘下雨天干活’?!睂τ谒膸孜磺啊按顧n”接連涉案,陸建強表示,有些是因為前一輪影子銀行業務造成的巨額不良,有的則是個人履職過程中沒有把持好底線,“案例就在身邊,教訓極其深刻”。他表示,在經歷人事動蕩、處置不良資產過程中,浙商銀行做到了“人心不散,隊伍不亂,業務不斷,管理不松”,反而逆勢向上,業績向好,全行的“精氣神”也上來了?!罢闵蹄y行不能再這樣出事了?!?/p>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對上市股份制銀行2024年報告綜合測評發現,該行連續3年加大撥備計提力度。從撥備前利潤看,浙商銀行2024年同比增長4.97%,居股份制銀行前列,也是唯一連續2年保持正增長的股份制銀行。

?

2024年,該行計提減值損失281億元,同比增加計提20億元,也是同期唯一加大減值計提力度的股份制銀行。

?

大幅計提的代價也很明顯。報告期末,該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19%,增速提高1.9個百分點;但歸母凈利潤僅增長0.92%,增速下降9.58個百分點。

雖然2024年末浙商銀行表內不良貸款余額在9家上市股份制銀行中最少,但不良貸款率僅低于民生銀行,仍居股份制銀行第二高位。

網貸平臺客戶銳減

在出清歷史包袱的三年,浙商銀行零售業務同期出現了顯著波動。

零售業務在浙商銀行的經營戰略中被定位為“第一板塊”,其中個人貸款是重中之重。該行2021年和2022年均在年報中提及“積極構建個人貸款的信用評價體系”,同時“研發設計功能完整、抗風險能力強的個人貸款產品”。

在此方針下,浙商銀行2022年以來積極與互聯網平臺機構合作發展小額網貸業務。零售客戶數自2023年爆發式增長:當年末達2678萬戶,同比增長34.26%,增速較2022年加快30個百分點。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測算發現,其中超九成新增零售客戶來自互聯網平臺機構。在網貸業務帶動下,浙商銀行自身的個人客戶基礎加快發展。2023年,自營獲客同比增長14.05%,增速較2022年之前明顯加快。

客戶基礎的擴大帶來業務增速的“起飛”。2023年,該行個人貸款余額、日均余額增速分別比2022年加快4.5個百分點和9.2個百分點。

2024年這一指標增速劇降:個人貸款余額幾乎零增長,日均余額增速回落了6個百分點。

?

個人貸款失速的同時,貸款結構也出現顯著改變。2024年,該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增長22%,但個人非房貸款余額下降20%。個人非房貸款中,信用卡貸款余額占比約28%,同比增長了9.3%,可見,造成個人貸款指標劇烈波動的主要來源是網貸。

客戶結構的演變亦可印證。2024年末,該行不含網貸的個人客戶數1166.54萬戶,而包含網貸客戶的個人客戶數則增大至2838.556萬戶,同比分別增長17.11%和6%??梢娬闵蹄y行自營獲客繼續保持加速增長,但網貸平臺客戶增速銳減。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測算,報告期末,該行網貸客戶數1672萬人,占該行零售客戶總數58.9%,但較2023年兩項指標已分別下降10萬人和4個百分點。

正如陸建強和陳海強所言,網貸規模成為壓降目標。

個貸抵押為主

為何要針對性地壓縮網貸規模?陸建強表示,2024年主動調整資產配置策略,從“高風險高收益”調整為“低風險均收益”,積極布局項目貸款等收益適中、風險可控、長久期的資產。陳海強亦稱,2024年主動調整業務結構,有序壓降網貸總體規模。該行行長助理侯波則進一步證實,大零售板塊“主動壓降了高定價的互聯網合作平臺貸款,增加了風險比較低的按揭貸款配置”。

零售業務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浙商銀行零售業務轉型之勢在2023年初見端倪。在網貸業務大發展的2023年,浙商銀行卻在2024年初發布的2023年報中作出了重要修訂,重申“積極構建個人貸款的信用評價體系”同時,增加“研發設計以抵押為主、保證信用為輔,抗風險能力較強的個人貸款產品”,正式確認該行個人貸款產品體系的基礎結構。

上述戰略調整在2024年收效頗為顯著。如上文所述,2024年浙商銀行網貸客戶數出現負增長,非房消費貸款余額同步大幅下降,而有抵押的個人貸款比例大幅上升。事實上,從2020年至2024年,該行個人房屋貸款及部分有抵押的個人經營性貸款規模及占比持續提升,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年增速達22%,2023和2024年新增規模均超300億元。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快速增長有效彌補了壓縮網貸規模后留下的空缺。

?

“深耕浙江”仍有潛力

作為浙江唯一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浙商銀行如何深耕大本營?

2021年之后,“深耕浙江”成為其首要戰略之一。2022-2024年,浙商銀行提出“深耕浙江”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并推動一系列金融服務舉措在浙江落地。三年期滿,相關舉措的成效是否達成預期?

陸建強稱,三年行動主要任務已提前一年完成。他羅列了十個方面主要成績,其中最為核心的融資服務總量首次超過萬億臺階,三年累計增長超2300億元,融資余額三年增長達10倍,累計服務浙江省內重大項目82個。

但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結合同期浙江省存貸款數據發現,除總行外,浙商銀行6家一級分行在浙江本地,同時還設有小企業信貸中心和全資子公司浙銀金租,合計在浙資產規模1.76萬億元,僅占浙江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5.68%,占比略小于杭州銀行,大于寧波銀行。存貸款數據方面,浙商銀行在浙存貸款余額目前相當于浙江全省存貸款余額的約1/40。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認為,在服務浙江實體經濟方面,浙商銀行無論是規模體量還是增速仍有較大潛力。隨著該行第二個“深耕浙江”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其在浙江銀行業中的地位和作用或將繼續提升。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