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200座城市的圖書漂流,最感人的是?
hi,久等了。
當您再次打開這篇文章的時候,或許已經收到了從廣州寄出的快遞。您曾參與交換的書籍,此刻也正停泊在另一位讀者的案頭。它可能剛剛結束一場穿越千里的旅行,掠過高原、河流、山川,從城市到不加濾鏡的鄉村,在數字時代的洪流中,以驛站傳遞的方式悄然抵達。
閱讀是一場永不散場的接力。今年參與南方周末交換書籍活動的讀者,來自全國31個省近200座城市。最遠的跋涉有新疆阿勒泰、內蒙古呼和浩特、西藏拉薩、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最快的抵達僅用幾個小時。
還有這些你熟悉或者陌生的地方: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漢、重慶、西安、成都、巴彥淖爾市、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克拉瑪依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幾十所大學的學生也參與了這場圖書漂流: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揚州大學……兩個素未謀面的人,通過交換書籍,共享同一束文字微光。
在堆積如山的包裹里,我們發現了許多令人動容的細節:一位新疆讀者寄來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穿越了4400多公里,完成了中國南北的跨緯度對話。有讀者寄來余華的《18歲出門遠行》,附贈了一枚精美的?;?。一位讀者寄來《斯通納》,書頁間夾著一片泛黃的銀杏葉。還有讀者隨書寄來一份超長的卷軸字畫……
最多的驚喜則藏在書頁里——那些穿越山河的手寫信箋,或短或長,是最私密也是最遼闊的對話。
“遠方的朋友,見字如面,此刻我將珍藏的書贈你,跨越山川人海,憑著這微弱的感應,連接你我……”
“我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喜歡上閱讀了,那時候經常去家附近的圖書館借書,十分狂熱,不過略顯可惜的是這個承載我一些美好記憶的圖書館搬走了……”
“如果你迷茫,愿這本書給你提供一種視角;如果你通透,或許會笑我天真……祝前路坦蕩,且保有溫度。”
親愛的讀者,謝謝您的參與,您托付給我們的不僅是一冊書卷,更是生活的切片。當兩個素未謀面的人因同一行文字泛起漣漪,鉛字就不再沉默,而是成為了彼此確認的密碼、精神原野上生生不息的季風。
請翻開交換到的書吧,新故事正在新的一頁!歡迎在本文留言區,帶圖分享您的活動體驗,很可能會遇見與您交換書籍的那個人呦。
————————————————
換書活動,再次回顧。
故事要從3年前一場頭腦風暴說起。
會議室里,幾位年輕人突發奇想:為南周讀者們策劃一場交換活動吧!
“交換什么?”
“土特產!”有人提議?,F在各大社交平臺很火。
“還是交換禮物吧!應該有很多新奇玩意兒?!绷硪蝗伺e手。
“從前車馬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鄙人淺見,應該為單身男女搭一條線……”有人深情款款。
最后,這些都沒有去實現,我們選擇了“與南方周末讀者交換一本書”。說實話,當時的內心很忐忑。
紙質書在流轉中生長出年輪。
我們無法確定,在這個萬物皆可PDF的時代,還有多少人堅持紙質書閱讀?手機算法愈發精準地切割時間,知識更新迭代猶如脫韁野馬,一本紙質書的厚重能否讓人花時間寄送又等候?
但我們相信,書籍漂流是思想碎片的重新排列組合,一個人的閱讀軌跡會填補另一個人的空白——那些來自平行時空的擊掌,是算法無法計算的浪漫。
我們決定試一試,結果超出預料。
穿越大半個中國的書籍,逐漸在辦公室堆成小山。最夸張那天,竟讓快遞小哥哀嚎:“你們是要辦圖書館嗎?”
當電子閱讀、短視頻占據碎片時間,紙質書的“在場性”更顯得珍貴。
這些書來自全國30多個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福州、武漢、成都、天津、呼和浩特、齊齊哈爾、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還有不少是從大學里寄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而在廣州,有一位南周老讀者更是步行到報社送書。
書籍交換、驛站傳遞,讓故事似乎變成一部老電影。與書同來的,通常還有一份份或長或短的手寫信箋——它讓兩個陌生人在字句褶皺里相遇。
不必追問漂流終途,所有相遇早被文字預謀。
第二年活動,更多書籍向我們飛來。有讀者從北京寄來沉甸甸的兩箱書,只留下一句“支持你們的活動”(在此表示感謝,但不建議這樣操作呦)。有高校學生組團參與換書,并發來感謝信。有一位女孩寄送了蓋有莫言像章的《鱷魚》,夾著手寫信,她說這是自己最珍愛的書。
那些被不同手掌浸潤的紙頁,會拼湊出超越時空的敘事。
當然,還有那些滾燙的書籍交換體驗。它們重塑了數字時代情感交付方式,正如一位讀者所言:“交換的不只是書,更是未被生活馴服的自己。”
用一本書置換陌生人的精神宇宙。
2025年,我們決定再次延續這場交換儀式!超越書籍流轉的表象,打造我們共同的思想坐標。
今年“與南方周末讀者交換一本書”,在保留南周讀者交換書籍的基礎上,更新增了3重驚喜:一、0門檻抽獎,南周2024十大好書全集、南周文創帆布袋、各類精美新書……參加就有機會中獎!二、破圈讀書會,與南周讀者們一起交流思想,遇見知音。三、限量版彩蛋,與陳年喜、胡安焉等11位圖書漂流引航員互換藏書,很可能就有你尋覓多年的珍本。
活動規則很簡單,趕快收藏記住。
①參與書籍交換時間:4月10日-4月24日,建議盡早報名、寄送書籍。抽獎時間:4月10日-5月1日,超過時間則無法參與呦。
②參與方式:點擊此處與南方周末讀者交換一本書或下方海報進入活動頁面。提交你的報名信息,參與換書活動(一定要留,保證你能收到快遞)或者直接去抽獎(獎品豐厚!首次參與即中獎)
③重要須知:參與本次交換活動的書籍需為公開正式出版物,內容健康、品相較好,無缺頁、無嚴重殘損,具備一定閱讀價值。暫不接受醫學類、育兒類、教材類、成功學類書籍,鼓勵文學、小說、歷史、社會紀實、科學新知類的書籍參與。
④簽到免運費:本次活動寄件運費需要自理,活動期間在南周App累計簽到次數7天,我們將為你交換到的書籍包郵(港澳臺地區及海外暫不支持發貨)
⑤來件地址請寄: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菜鳥驛站(收) 。聯系人小末,電話:18028553727。
在今年的圖書漂流航道里,閃爍著不同的星光——作家陳年喜、胡安焉;南方周末多位記者、編輯以及全國多家出版社編輯的著作或私人藏書將隨機參與交換。其中,很可能就有你尋覓多年的珍本。
作家陳年喜、胡安焉以及浦睿文化營銷編輯狐貍參與交換的書籍。
我們還為這場精神遠征,儲備了豐厚的禮品。參與抽獎,你可能會獲得南方周末2024年度十大好書全集、各大出版社力薦的新書、南周蘇東坡書法文創帆布袋、南周最新期報紙、南周App精品課程……它們是抵抗生活虛無的錨點。
書頁在帆布袋里鼓成風帆,載著未讀完的故事。
當然,思想的漂流也可以通過指尖實現。
今年我們還在線上開辟了一處閱讀交流專區——在本文評論區,帶圖發表你的閱讀感悟,可以是雨夜燈下劃線的震顫段落,可以是路途中隨意寫下的讀書筆記,也可以是你推薦值得一讀的書。當你的留言被精選后,當日即可獲得一次抽獎機會。
發表帶圖評論需將南周App升級到9.02版本。你還可以通過轉發App活動文章、完成簽到任務增加抽獎機會。
我們交換書籍,就像候鳥在旅途中傳遞季風的秘密。
我們終究需要這樣的慢鏡頭:讓書籍乘著電氣時代的交通工具漂過山河,讓個人的閱讀故事在驛站短暫停泊。當電子閱讀器自動清空緩存時,總有人在書頁夾著的信紙上,鄭重地寫下:“嗨,見字如面。”
與南方周末讀者交換書,這場浪漫主義的紙質漂流,只差你那一本了。本次活動如有任何疑問,歡迎添加客服微信詳詢~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