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海 | 曾子是如何實現逆襲的?

孔門十哲之中并沒有曾參。但是在明清時期,曾參的地位卻僅次于顏回,在孔廟中地位極尊崇,二人分立在至圣孔子的東西兩側,曾參是如何實現逆襲的?

責任編輯:劉小磊

曾子像。采自《至圣先賢半身像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曾子像。采自《至圣先賢半身像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曾子者,孔子弟子曾參也。曾子是儒學中的重要人物。關于曾子,近來讀書偶有所得,聊識于此,用備忘耳。

一、曾參的“參”如何讀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提到了曾參,只有短短的幾句話:“曾參,南武城人,字子輿。少孔子四十六歲??鬃右詾槟芡ㄐ⒌?,故授之業。作《孝經》。死于魯?!?/p>

我們都知道“參”是個多音字。曾參的“參”怎樣讀?現在大部分人似乎都讀shēn,這可能和一些比較有影響的《論語》注本有關。其實關于曾子名參,這個“參”字的讀音與含義,古人就有不同的理解,程樹德的《論語集釋》卷八《里仁下》提供了很多材料,文繁不引。根據名與字相應的原則,由于曾參字子輿,所以參應該讀cān,同“驂”。筆者認為,比較起來,《增修禮部韻略》的說法更有道理:“曾參字子輿,蓋取驂乘之義,音當讀驂?!薄墩f文》釋“驂”字云:“駕三馬也?!毕惹貢r經常用四匹馬拉一輛車,中間的兩匹馬叫服,兩側的兩匹馬叫驂。如果是三馬拉一車,驂同樣是指在左右兩側的馬。曾參本名的含義就是拉車的馬。名字中帶馬和牛,那時候很常見,如孔子弟子還有冉耕字伯牛,司馬耕字子牛(《論語》中直接叫他司馬牛)。曾參出身于很普通的家庭,文獻記載他有一次耘瓜而誤斷其根,被他的父親曾點(也叫曾晳)幾乎用棍子打死。僅憑這一件事,就可知曾參所屬的社會階層。曾參要去山里砍柴維持生活,而他的母親則親自紡績。他名參(驂)而字子輿,非常正常。

此外,程樹德《論語集釋》還提供了其他例證,如《漢唐扶頌》中有“家有參騫”,《陳君閣道碑》中有“行同參騫”,其中參是曾參,騫是閔子騫,都是著名的孝子?!皡Ⅱq”并列,似乎漢朝人念cān的概率大一些。本人不通古音韻,希望專家指正。

另外,曾參至少有三個兒子見于《禮記》,分別是曾申、曾元、曾華。如果父親的名字讀shēn,而兒子取名叫曾申,是否不符合避諱的原則呢?二字的古音是否相近?這個問題也希望專家賜教。

以上是就曾參的“參”的讀音作的一個粗淺的分析。實際上,這個問題確實很復雜。同樣是程樹德的《論語集釋》,也提供了另外的說法。比如《經典釋文》就說“參”字有二音:“所金反,又七南反?!绷碛姓f法是“所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