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人形機器人+1
我們期待人形機器人能以開放生態催生顛覆性應用,真正成為走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物理載體。
責任編輯:黃金萍
又一款開源人形機器人誕生。
4月11日,中國機器人初創企業傅利葉發布開源人形機器人Fourier N1。它身高1.3米,體重38公斤,全身共有23個自由度,整機采用鋁合金與工程塑料復合結構,電池為背部插拔式設計,單次續航可達2小時以上。
Fourier N1的開源資料包覆蓋物料清單、設計圖紙、裝配指南、基礎操作軟件等完整本體,整合了硬件和軟件。未來,公司還計劃開放針對該平臺的推理代碼和訓練框架。
傅利葉成立于2015年,產品應用于科研教育、醫療康養等現實場景。2023-2024年,公司相繼推出全尺寸人形機器人GR-1和GR-2;2025年3月,全尺寸人形機器人數據集Fourier ActionNet開源,提供數據采集、訓練部署等一站式解決方案。
隨著Fourier N1的發布,傅利葉的開放體系也將融合硬件、算法和數據,提供從機器人載體到認知能力的綜合平臺。對開發者而言,Fourier N1的完整本體開源資料包降低了參與門檻,有助于拓展更多細分場景。
這是中國人形機器人開源生態的新參與者。早在2024年7月,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就發布了全球首款全尺寸開源人形機器人“青龍”;2024年10月,智元機器人“靈犀 X1”開源;2024年11月,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聯合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優必選等合作伙伴,推出“天工開源計劃”……政府、企業協同高校,正在通過關鍵技術開源、產學研合作,共同推進行業生態圈建設。
2025年被視為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元年,但其大規模落地仍然受限于技術壁壘和成本壓力。隨著行業標準完善、更多參與者加入,我們期待人形機器人能以開放生態催生顛覆性應用,真正成為走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物理載體。
人工智能
01 斯坦福大學發布《2025年AI指數報告》
4月7日,美國斯坦福大學以人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HAI)發布《2025年AI指數報告》(The 2025 AI Index Report),總結出AI領域12大趨勢,涉及AI基準測試成績變化、AI應用加速與投資增長、中美AI模型差距,以及公眾對AI態度轉變等內容。
2024年,AI模型的整體性能大幅增強,在基準測試MMMU、GPQA和SWE-bench的得分同比依次提升18.8%、48.9%和67.3%。在小型模型能力不斷增強的推動下,GPT-3.5級別系統的推理成本在2022年11月-2024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