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加斯·略薩去世:“寫作是一種對抗不快樂的方式”
當地時間2025年4月13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在秘魯利馬逝世,享年89歲。巴爾加斯·略薩擁有秘魯和西班牙雙重國籍,代表作有《綠房子》《酒吧長談》《公羊的節日》和《世界末日之戰》等。2010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官方對其創作中“對權力結構制圖學般的細膩剖析與他對個體抵制、反抗和挫敗形象的尖銳刻畫”給予肯定。
2011年6月12日,巴爾加斯·略薩抵達中國,開始為期9天的中國行。14日,他在上海的演講中說,文學不是消遣,而是文明的組成部分,特別是人類發展的組成部分?!霸谖覀兊膶W習中,文學應該是非?;镜?,它對于人才的培養、公民的培養來說很重要,因為它有一種批判的精神?!?br />
2011年,《南方人物周刊》報道了巴爾加斯·略薩的中國行和他的文學生涯,現重發此文,以示紀念。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周建平
——“你為什么會寫作?”
——“我寫作,因為我不快樂,寫作是一種對抗不快樂的方式?!?/p>
75歲的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西裝筆挺,眉頭緊蹙;顯然,神情嚴肅增值了他的魅力。
年輕時的略薩,也是這副滿臉“不快樂”的樣子:手里夾著煙,濃眉微蹙,時刻準備著“對抗”,隱匿著些許暴力因子與風流習氣,神似《教父》中帥氣迷人的阿爾·帕西諾。
2010年10月7日,巴爾加斯·略薩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官方對其創作中“對權力結構制圖學般的細膩剖析與他對個體抵制、反抗和挫敗形象的尖銳刻畫”給予肯定。
早在1963年,他以秘魯軍校的高壓暴政為題材創作的小說《城市與狗》,就因軍界不滿而遭禁,但政府此舉反而推動了小說的地下傳播。2010年,略薩獲獎的消息傳到秘魯,舉國歡慶,為這位曾被封殺的作家歡呼。
2010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巴爾加斯·略薩(左)接受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頒發的諾貝爾文學獎 圖/視覺中國
2011年6月14日,巴爾加斯·略薩到訪中國的第三天,葉兆言從南京趕來上海,參加當日下午“閱讀的贊頌——略薩作品朗讀會暨文學交流會”,他特地帶了一本老版《青樓》(即《綠房子》),老略薩見了欣喜不已。
“拉丁美洲的文學爆炸,與我們的青春歲月密切關聯,一想起略薩和馬爾克斯,仿佛又回到火熱的當年?!比~的追憶頗具代表性,略薩那次為期9天的中國行,掀動了國內多位重量級作家的“集體追星”,滬上有孫甘露、陳村、王安憶等捧場,京城則有莫言、閻連科、張抗抗等候駕,面對老略薩,他們的姿態都相當恭敬。
“我最早讀到您的著作是《胡利婭姨媽與作家》。當時我作為一個年輕作者,非常希望自己就是小說中的那個‘我’。不是因為諾獎,是因為胡利婭姨媽?!睖蠈φ?,孫甘露的開場白洋溢著欣羨。
京城交流會上,莫言先拿自己開涮:“前幾天我在家看《潘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邊看邊笑。太太見我笑得那么開心,拿過書一看,瞧見略薩年輕時的照片,怎么這么帥?她又看了我一眼,帶著無限遺憾的表情揚長而去,連晚飯都不做了?!?/p>
閻連科也接著幽了一默,說自己為了和略薩見面,3年前就準備了一套西裝,還補充道,中午有15個美女給他電話,委托把她們的愛帶給這位“世界上最老的帥哥作家”。跟著發言的女作家張抗抗還借機索要簽名,并表示,中國作家能從幽默和荒誕的角度去看待生活,是從略薩和一部分拉美作家那兒得到的啟示。
提及幽默,略薩自己也經歷了不同階段的認識?!拔覐那皩τ哪^敏,因為我曾天真地以為嚴肅文學不茍言笑:如果我想在小說中提及嚴肅的社會、政治或文化議題,幽默會變得十分危險,令我的故事顯得膚淺,讀者會覺得那不過是些輕松笑話。我一度摒棄了幽默,很可能是受薩特影響,他在創作中十分敵視幽默。但是有一天,我發現要在文學中重現某種生活經驗,幽默是寶貴的工具,《潘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就是如此。從那時起,我意識到幽默是一筆大財富,它是生活的基本元素,因而在文學中也同樣重要?!?/p>
2023年2月9日,法國巴黎,巴爾加斯·略薩在參加法蘭西學院入院典禮前留影 圖/視覺中國
混亂年代
“如果你拿作家的收入與公司總裁、秘魯的斗牛士或頂尖運動員相比,你會發現,文學仍然是個薪酬很低的行業?!?/p>
19歲時,巴爾加斯·略薩為養家,曾同時干7份活:圖書館管理員、報社記者,電臺編輯,甚至還“數過死人”(為公墓制作墓碑卡片)?!爱敃r我還在大學讀書,你為了謀生,不喜歡的也得做,盡管做出了犧牲,但最后能寫作就是一種安慰。每到周末,我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在打字機前坐下來,擠出時間寫作,在這樣的條件下你是與周圍環境斗爭,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激勵,困難激發創作,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一個作家總是被人夸贊,有獎金、有政府補貼的話,我覺得會很危險,他的創造性就會喪失?!?/p>
巴爾加斯·略薩1936年生于秘魯南部小城阿雷基帕,還在襁褓中,他的父親就拋棄了妻兒。小略薩隨外公一家來到玻利維亞,母親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他的童年被大家庭的愛包圍,環境十分純凈?!伴L到10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