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海岸線”垃圾成堆,網友痛心!深圳大鵬:已清3.9噸
深圳大鵬新區東西涌海岸線,被譽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線”之一,線路全長約6公里,串聯西涌和東涌兩大海灘,山海相依、風景如畫,年均吸引超20萬人。然而,近期,這條經典徒步線路卻因垃圾堆積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貼出視頻、照片反映沿線的垃圾管理問題。
對此,大鵬新區回應稱,已啟動海陸協同清理,常態化組織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公益組織開展海岸線清理工作。僅3月28日-4月7日期間,共清運3.9噸垃圾,后續將計劃結合無人機巡查、志愿者勸導等形式加強治理。
投訴
多處垃圾桶周邊垃圾滿溢
所謂“管理室”無人值守
據網友4月2日發布的視頻顯示,在東西涌徒步路徑上,塑料瓶、食品包裝等廢棄物散落在礁石縫隙與灌木叢中,多處垃圾桶周邊呈現垃圾滿溢狀態,周邊草甸成為垃圾泄洪區,一處標著“南澳戶外運動驛站”的管理室大門緊閉,無人值守。
奧一新聞記者進一步檢索發現,社交媒體平臺上亦有不少類似帖子反映東西涌穿越沿線的垃圾管理問題。
在東涌附近居住的市民吳女士向奧一新聞記者表示,東西涌近年人流量增大,又新增了補給點,但原有垃圾點不足,大量游客飲用飲料后隨手丟棄空瓶。吳女士指出,該路線周邊礁石多,垃圾清理難度大,且清潔工人人手不足,旅游高峰期管理難度變得更大了。
“許多游客是短期體驗者,環保意識不足,隨手丟棄垃圾后便離開?!遍L期從事戶外清潔志愿工作的市民梅先生指出,東西涌徒步線路吸引了大量非深圳本地游客,一次性游覽比例高,導致環保宣傳效果有限。此外,垃圾清運亦是難題——海岸線地形復雜,陡坡區域需人力搬運,清理成本較高。
梅先生建議,在商家層面,可以適當強化沿線售賣食品、飲料商戶的垃圾治理責任,讓他們承擔部分垃圾收集義務,并利用其物資運輸渠道同步清運垃圾,如天文臺出口附近商戶可通過鄰近公路運輸垃圾。
?網友大呼“很丟人”!有人建議用空瓶換紀念品
有網友指出東西涌穿越是最經典的徒步路線,雖然路線非常難走,但以前來徒步時環境真的很干凈,看到現在這個樣子真的有點心疼,網友們紛紛表示“很丟人”“沒眼看!”“太不自覺了”“希望去的人愛護它”
此外,還有網友提及垃圾體量太大,光靠紅馬甲、清潔人員根本撿不完,并呼吁來徒步的“驢友”們帶走垃圾留下腳印。
還有不少網友給出自己的建議,有網友表示可以像交通違法一樣,錄到證據就罰款,還有網友提出景區管理方可以用空瓶兌換紀念品。
問題
當地未設置專門管理處
人流量激增常規作業難開展
奧一新聞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大鵬新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東涌社區工作站等部門,其中,普遍反映存在未設置專門的管理處、人流量大、地勢復雜等難題。
東涌社區工作站的工作人員向奧一新聞記者表示由于東西涌穿越線是“驢友們”自發走出來的戶外徒步線路,當地并未設置專門的管理處。與此同時,大鵬新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工作人員在接受奧一新聞記者采訪時也指出,當前該區域清掃保潔設施和人員配置不足,難以有效應對垃圾問題。
除了缺乏統一的管理之外,人流量的激增也使得該條“網紅”線路管理難度加大。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向奧一新聞記者介紹,近期,東西涌穿越線因游客激增導致垃圾增多?!坝绕涫墙衲昵迕骷倨?,游客人數激增,人流密度遠超該區域的環境承載力?!?/p>
此外,南澳辦事處相關負責人進一步指出,特殊的地理環境也加劇了垃圾清理難度,導致常規作業難以開展。以海上清運舉例,由于近岸礁石密布,作業船只靠岸非常困難和危險?!按┰骄€路危險且耗體力,普通工作人員難以全程跟進,清潔力量相對有限?!睎|涌社區工作站工作人員補充說道。
措施
將增加沿線配套設施
保持常態化巡查及清潔
針對上述問題,南澳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大鵬新區已啟動“海陸協同”作業,常態化組織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公益組織開展海岸線清理工作。據介紹,僅3月28日-4月7日期間,組織出動140余人次、36車次、10船次,針對徒步路徑、礁石區等區域,共清理3.9噸垃圾,并保持常態化巡查及清潔。
目前,在設施方面,南澳辦事處相關負責人還表示將增加沿線配套設施,在關鍵區域增設垃圾桶、免費垃圾袋領取點,增加指引和勸導標識。在完善志愿宣傳和文明引導方面,南澳辦事處會同深圳市登山協會,統籌相關單位工作人員、志愿者等力量,在出入口和重點區域加強文明勸導,通過無人機、大喇叭等進行岸線清潔及環保宣傳,及時勸阻游客不文明行為。
梳理
曾多次探索管理路徑
大鵬新區公開征求意見
作為深圳戶外徒步的“網紅”線路,這條串聯西涌和東涌兩大海灘、全長約6公里的穿越線因山海相依、風景如畫,年均吸引逾20萬人次徒步愛好者。
圖源:愛大鵬
據大鵬新區政府公開數據顯示,被譽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線”之一的深圳大鵬半島東西涌景區,2025年2月累計接待游客23.44萬人次,同比增長2.21%。
圖源:大鵬新區政府在線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有政協委員曾提出《關于科學規范管理東西涌海岸線穿越線路的建議》,其中指出該景區存在安全設施缺失、環保設施不足等突出問題,并特別強調“簡單采取封閉管理反而加劇管理亂象”的治理悖論,建議通過增設宣傳牌、垃圾收集點及休息設施等完善配套服務。
而大鵬新區近期就《山地戶外運動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征求意見,擬將環保宣傳與執法結合,為破解治理困局提供政策支撐,征求意見稿中提到,新區生態環境管理部門負責加強環保宣傳,增強游客環保意識;依法查處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建議
立法處罰違規行為
加大線上線下宣傳
針對大鵬新區東西涌海岸線的管理問題,深圳市政協常委陳志洪向奧一新聞記者表示,建議從立法角度對游客戶外活動進行文明約束,對違規行為進行處罰,這樣將有效遏制破壞生態環境衛生問題。比如,2021年秦皇島市發布的《秦皇島市海岸線保護條例》明確指出,海岸線保護范圍內,禁止傾倒、棄置、堆放、掩埋、焚燒各類垃圾和其他廢棄物,對違反規定的依法處罰。市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有限,因此建議通過完善海岸線保護立法,對不文明的游客進行處罰,以約束個人破壞生態環境問題。
此外,陳志洪還提到應當注重線上線下宣傳相結合,可以在抖音、小紅書等熱門引流平臺上進行針對性的公益宣傳,通過短視頻、圖文專題等多元化傳播形式開展環保宣傳,并在穿越線沿途做好警示宣傳。
他山之石
60個礦泉水瓶可換紀念獎牌
奧一新聞記者了解到,廈門通過建立“制度化+信息化”海漂垃圾治理機制,利用遠程視頻、軌跡預測、無人機等科技手段實現精細化治理,常態化全覆蓋清理。除此之外,還在各區設立海域海岸線保潔隊伍,配置約580名沙灘保潔員,根據潮汐每日兩次清理轄區沿岸垃圾,保持沙灘潔凈。而公園、碼頭、酒店以及施工岸線保潔則由相應管理或施工單位負責。
此外,位于江西省的武功山景區依托物質獎勵機制,讓游客通過撿拾景區垃圾的方式,換取相應獎品。據了解,60個礦泉水瓶或6袋垃圾可以換武功山的紀念獎牌,20個礦泉水瓶或兩袋垃圾可以換1支武功山網紅雪糕。
圖源:小紅書網友
評論
垃圾圍困“最美海岸線”倒逼管理革新
深圳東西涌亟待建立長效機制
作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線”之一,深圳大鵬新區東西涌海岸線以山海相映的絕美風光,年均吸引超20萬徒步愛好者。然而近期曝光的垃圾治理難題,不僅讓網友直呼“心疼”,當3.9噸垃圾清理數據與年均20萬客流形成刺眼對比,深圳大鵬新區東西涌海岸線的治理困境,正暴露出新開發景區管理機制滯后的痛點。
管理機制的“先天不足”尤為突出。作為驢友自發踏出的徒步線路,缺乏景區管理機構統籌,社區、城管、環保等多部門在面對垃圾圍困問題中各自為戰。網友實拍的垃圾桶滿溢、清潔死角遍布等畫面,揭示出基礎設施投入與客流增長的嚴重失衡。當“應急式清理”難抵持續涌入的污染源,這條山海走廊正從生態名片淪為城市治理的試金石。
破解困局需以立法規范、制度創新構建治理共同體。在現有工作基礎上,亟需通過完善海岸線保護立法及設立海岸線專項管理機構“雙管齊下”,統合城管、生態、文旅等部門職能,制定權責清單與考核標準。硬件配套方面,在險要地段設置智能監測裝置,引入環保企業建立“即滿即清”響應機制,除此之外,還可通過短視頻、圖文專題等多元化傳播形式開展環保宣傳。更需建立游客參與的共治體系:通過預約系統調控客流,推行“垃圾換積分”激勵政策,組建由驢友、商戶構成的志愿監督網絡。唯有將“短期清污”轉為“長效治本”,才能讓“自覺守護”與“山海絕色”相得益彰。
采寫:奧一新聞記者蔡詩妍、劉彥辰、廖靜文
視頻:奧一新聞記者劉正方
網絡編輯: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