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垃圾桶的女廁,是一種“衛生巾暴力”
關于衛生巾,我們有很多想說
責任編輯:吳耀鋒
上個月,央視“3·15”晚會曝光了衛生巾行業的種種亂象:原料翻新、以次充好、生產環境惡劣、知名品牌與黑作坊勾結……一瞬間,行業信任崩塌,令不少女性陷入不安。
歌手黃子韜隨后宣布,要創立一個“24小時公開生產線”的衛生巾品牌,讓女性消費者最基本的權益得到保障。4月11日,該品牌衛生巾正式與大眾見面,雖時隔一個月,仍立刻登上熱搜。這背后,是無數女性對衛生用品關切的目光。
當衛生巾從“隱秘的剛需”變為公共議題的中心,我們不再羞于啟齒。城畫編輯部開啟了一場關于衛生巾與女性生活的討論。除了質量安全,衛生巾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你和衛生巾有什么故事,又知道哪些容易被忽視的常識?一起來看看。
我們的朋友
值得變更好
Sevena:"大流量衛生巾,穿上感覺它在和我較勁。"
小紅書hy月月說@B.Peachy
有一次我和我的朋友約好去逛街,因為是來月經第一天,所以我特地用了"超長夜用"的衛生巾。
沒想到的是,雖然它的長度和厚度足夠了,但根本不服帖,大腿根部和臀溝處產生了很多空隙。并且由于側翼粘性沒有隨體積增大而增大,沒走幾步,衛生巾就開始在我的內褲上游走。堅持了一個小時,我明顯感到尾翼已偏向屁股左邊,于是趁下一波“洪流”沒來之前,我沖進了廁所。
撕下那條還未充分使用就已經扭曲成梅干菜的衛生巾,我想對品牌和廠商說:對于大流量月經,衛生巾需要的或許不僅是加長加寬,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