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同學拒絕好評爭議背后:被評價機制綁架的用戶和商家
消費者和商家都被“好評”“差評”綁架了。好評未必真,差評可能越來越少,人們看到商品和服務的真相的難度越來越大。在這樣的狀態下,也許只有平臺是“贏家”。
責任編輯:辛省志
4月11日晚,知名博主@老師好我叫何同學(以下簡稱“何同學”)發帖說:“以前打網約車,司機師傅跟我說打個好評,我都會說好好好,但是下車后也沒想起來打,其實這樣挺不好的?,F在司機師傅跟我說打個好評,除非服務真的好到我想打好評的程度,否則我就會直接說,抱歉我不想打,然后下車。作為一個有討好傾向的人,這是我鍛煉真誠和勇氣的方式?!?/p>
何同學的“碎碎念”,瞬間引來軒然大波。不少網友批評他“莫名其妙”“傲慢而不自知”“下次也不三連”……一位網友表示:我跟何同學恰恰相反,像滴滴司機、外賣騎手,只要不是服務很差,我都會順手給個好評,因為我知道他們不容易,而且說不定哪天我也得干這行呢。我不會要求別人也跟我一樣,但堂而皇之地發微博扯什么鍛煉勇氣,就很逗。欺負底層勞動者有啥意思?
壓力之下,何同學刪掉了自己的那條微博。
當然,也有網友認為,拒絕給好評也沒什么,何同學的話沒毛病。
這場幾乎席卷半個網絡的爭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