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張平當副省長值得驚喜嗎

常識告訴我們,應該在乎的不是當官的人的文化出身如何,而是他的權力來源如何。

■公民巡視

 

常識告訴我們,應該在乎的不是當官的人的文化出身如何,而是他的權力來源如何。


    山西省作家張平日前當選為山西省政府副省長。這位文化圈的知名作家走進政府官員的行列,引來許多人關注的目光,不少人為之叫好。
    對此我感到很奇怪。作家走上仕途有什么好驚愕與高興的呢?僅僅是像有的人所說的那樣,張平當副省長為讀書人爭得了臉面?須知,在封建社會,科舉制度不就是要選拔文化人、作家去當官嗎?孔夫子說這叫作學而優則仕。其實,就張平的創作成就而言,可謂著作等身,筆者認為,影響力絕不亞于一個副省長;就他的人生“成功”來說,也不比當一個副省長差呀。我就不明白,人們在評價張平時,為什么容易忽視他的創作成就而獨重他在仕途上的遷升。
    是不是說,在我們這個社會里,對一個人成功的評價標準仍然停留在過去的標準之上,一個是升官,一個是發財。如果一個人既不能升官,又不能發財,他所做的事情大抵就被視為無意義。無論他是執著于對學術真理的探求,還是對藝術境界的挺進,都有可能被冠上做無用功的迂腐之名。既然當官在我們這個社會仍然被十分地看重,被視為成功的標志,“副省長”的名號壓住了“作家”的名號就不稀奇,人們的驚愕也就不難理解。
    可是,現代社會為人們提供了多種成功的渠道,也為人們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在一個開放自由的社會里,成功不應該只有一兩個評判標準,條條道路通羅馬才是最好的社會狀態。
    還有一種人為張平從政而高興,是因為他們似乎從張平走進政府官員的行列中,隱約地看到了中國由工程師治國,向有人文背景的文官治國的轉變。我仍然不知道這又有什么特別值得高興的。常識告訴我們,應該在乎的不是當官的人的文化出身如何,而是他的權力來源如何。如果人們一致同意一個毫無文化的人當官,我覺得也沒有什么不可以。美國的施瓦辛格是一個娛樂明星,也照樣當州長。一個有人文背景的官員并不一定就有人文關懷,關懷與不關懷,要以人民的評判為準。

    (作者為黨報評論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