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見·少見:從“無路可走”到“向光而生” 的肺癌少見突變患者

“癌友圈有一個不成文的說法,雖然是沒見過面的陌生人,但所有人都是過命的交情?!?/blockquote>

肺癌是中國腫瘤患者的“第一殺手”,2022年中國新發肺癌患者數超過100萬,因肺癌死亡的人數超過70萬1。因發病率與致死率的雙高,肺癌為大眾所熟知。

高發病率驅動著治療藥物的革新。在中國人群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最常見的驅動基因靶點是EGFR突變,其靶向藥已經開發到了第三代。但很多少見靶點基因突變驅動的肺癌癌種,因發病率低,患病人群少,更難引起社會層面的廣泛關注。

相較于漸凍癥這樣大眾認知度較高的罕見病,肺癌的高病發率,反而導致肺癌少見突變患者的聲量在肺癌的總體聲量中被湮沒,一般大眾甚至患者家屬往往很難理解為什么同樣是肺癌,這些少見突變患者預后會這么差,需要服用和別的患者不一樣的藥物。

甚至在病友群中,他們都很難找到真正同病相憐的病友。由于信息獲取困難,他們也容易在交流過程中被其他分型的患者誤導,甚至于懷疑自己的診療方案。

(圖/視覺中國)

開篇引言的講述者,是一位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METex14跳突)肺癌晚期患者的女兒,在她的母親確診時,METex14跳突的靶向治療仍未被納入中國的肺癌診療指南,作為家屬,她主動翻譯了大量相關海外文獻,以輔助母親的治療,并且將譯版分享至患者交流論壇,在相當程度上填補了當時的患者認知空白。

“告別儀式那天,殯儀館收到了大量的花圈,從靈堂擺到了殯儀館門口,很多送上花圈的人我都不認識。有人說我媽媽是座燈塔,一直照著他們涉水前行?!?/p>

也因此,每一個獲救的肺癌少見突變患者,都是這個科學與理性飛速發展的時代中的幸運兒,由科研工作者、臨床醫生努力改寫的“少見”人生,值得被看見。

比柿餅來得更早的是靶向藥

2020年明明是個暖冬,皮遠的母親卻總在抱怨今年陰冷異常。那段時間,她總是裹著羽絨服咳嗽不止,每次咳嗽時,脖子就一鼓一鼓的?!澳赣H偏瘦,只有脖子看起來浮腫,讓人心慌?!痹谄みh的再三勸說下,母親才愿意和他一起去醫院拍個片子,“母親一直都不愿意去醫院,覺得大病小病都能自己扛,好說歹說才愿意去‘開點止咳藥’”。

CT底片從醫院的影像報告機中一張一張打印出來的時候,母親就安靜坐在等候大廳的椅子上。雖然皮遠看不懂影像學報告,但在把片子裝進塑料袋里之前,他還是瞟了一眼。

那是一大片模糊的影子。

他雙手抓住片子,貼近了看,那就是一大片模糊的影子。

皮遠的耳內響起了一陣嗡鳴。

那天之后的事情,皮遠已經記不真切,還能記住的只有醫生的那句“你母親的肺里有個5cm大的腫瘤?!?/p>

隨后便是連續院內奔波,辦理住院,繳費,陪同檢查。忙碌讓人變得遲鈍,隱藏多余的情感。檢查發現,母親的病情遠比原先預想的更嚴重。除了肺部原發灶之外,腫瘤已經向遠端轉移,在患者顱內、脊髓以及多個臟器都發現了腫瘤轉移。

基因檢測結果顯示,皮遠的母親存在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METex14跳突)。METex14跳突不但是腫瘤的發生因素,而且受METex14跳突驅動的腫瘤會更易轉移。

具有METex14跳突的肺癌往往無法通過傳統的化療手段控制病情,對免疫療法的敏感性也不如常見的普通患者。

醫生暗示皮遠“要做好心理準備”?!搬t生和我說,‘MET ex14跳突是肺癌的一種少見突變,在NSCLC中的整體發病率為1%-3%,目前國內尚無靶向藥物上市?!?/p>

“以前總覺得自己也可以照顧母親了,但真等到母親需要我照顧的時候,卻發現連條能爭取機會的路都沒有?!?/p>

與病友的交流中,皮遠探聽到了一線轉機。當時卡馬替尼在國外上市不到一年,已經得出了針對METex14跳突的肺癌的不錯結果,而廣東省人民醫院有卡馬替尼治療METex14跳突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試驗正在招募受試者,皮遠與醫生溝通后決定帶母親參加臨床試驗入組。

有患者曾在腫瘤疾病論壇交流中表示,發現有藥能治,但自己不能用,是最絕望的時刻。

由于臨床患者入組存在限制條件,能夠參與臨床試驗,并被納入受試組用上新藥的還是患者中的少數。

時間不等人,在焦急的等待過程中,皮遠的母親很快出現了腫瘤腦轉移。對于肺癌而言,往往是腦轉移發生在骨轉移之前,肺癌細胞栓子非常容易通過血液或者淋巴系統直接侵襲腦部。

腦轉移引發的疾病癥狀在短短幾天內迅速加重。皮遠的母親一天嘔吐五次,“吃進去什么樣,就原模原樣吐出來,眼看著人就消瘦下去,挺不過幾天了”,皮遠回憶道。

腦轉移也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協調能力,下床上廁所都變成了非常困難的事情。無奈,皮遠只能在母親的病床旁邊安置了簡易坐便器。有一天晚上,母親不小心碰倒了坐便器,穢物撒了一地。皮遠沖過來打掃時,母親茫然地立在那里怔怔地看,突然就哭了起來。

 “我媽得知自己得了腫瘤的時候沒哭,抽那么多血化驗的時候也沒哭,結果那天晚上突然就哭了。我媽媽她一生要強,愛干凈,要面子。連我父親離世之前,都總是支我去上班工作,給他清潔身體,把屎把尿的事情,從來是她自己動手?!?nbsp;皮遠感慨,“讓孩子清理自己的排泄物,讓她覺得自己沒用了……這比得病這件事更讓她難受……”

(圖/視覺中國)

在那之后,他的母親總和他念叨已經過世的父親,有時他聽著聽著,覺得汗毛倒豎?!坝刑焖f到我爸臨走那天突然坐起來說要吃豆花,她催我趕緊去醫院樓下給他買了兩盒豆花,我爸當時吃了一盒半,抹抹嘴,躺在床上沒過兩個小時就走了?!?/p>

“我媽又轉了話頭,說她想吃柿餅了,可是豆花是很好買,柿餅又到哪里去買呢?我當時真怕我媽說這話是交代自己最后的念想,就趕緊告訴她別急,我們去張羅買柿餅,網上買了一箱柿餅,加急了也要一天才能送來。還好,柿餅還沒到,卡馬替尼先到了?!?/p>

這種焦慮令人崩潰,好在皮遠的母親終于用上了卡馬替尼。

在皮遠的眼里,后續發生的事情是“奇跡”。服用卡馬替尼后,母親的頸部腫大有明顯縮小,2個月后再去復查,腦部5mm的病變已經幾乎消退,軟腦膜病變也已經檢測不到病灶,軟腦膜沿脊髓的增強信號也徹底消失。

目前,皮遠母親的病情仍然取得良好的控制。

“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時間就跟做夢一樣,真的是從鬼門關把人拉回來的。我自己也說不清楚,也覺得那段時間的煎熬不真實,也不想再回想?!逼みh感慨道。

廣東省人民醫院的吳一龍教授講解:“從2010年我們就已經開始進行MET抑制劑相關的研究。在MET抑制劑上市之前,METex14跳突NSCLC患者的常用治療方案為化療,然而,傳統化療的效果并不理想。我們也在2021年啟動了卡馬替尼治療中國METex14跳突患者的GeoMETry-C研究,結果非常令人欣喜,患者的疾病控制率達到了100%,顱內完全緩解率達到了50%,療效與全球人群的數據一致,安全性甚至更優。為中國MET ex14跳突患者的用藥積累了重要的臨床依據和參考?!?/p>

患者與家屬眼中的奇跡,對于現代醫學來說不是神跡,而是人類集體摸索的“人跡”。所謂"奇跡",不過是與命運永遠抗爭的人,一窺科學突破的微光。

家族陰影中的唯一幸存者

2022年3月,當拿到那份檢查報告時,陸靜即便有了心理準備,也還是近乎崩潰了。

她是陸家兩代血親中,第三名確診肺癌的家庭成員。

1994年,陸靜新婚的第二年,她與丈夫一起在廣州打工。一天晚上,她接到了母親的長途電話,母親在電話里說,父親這幾個月有點喘不上氣,特別是晚上睡覺時會被憋醒。去醫院拍片子,卻發現已經是晚期肺癌,醫生說治不了。從父親確診到離世,留給陸家的最后時間只有8個月。

造化弄人,2017年,陸靜的弟弟也確診晚期肺癌,盡管醫療水平相比90年代有了巨大提升,她的弟弟也吃上了靶向藥,但靶向藥并沒有帶來預期的結果,腫瘤仍然在不斷擴大,兩年后,她的弟弟也相繼于父親離開人世。

就在弟弟離世前夕,陸靜也咳嗽起來了,每次忍不住想咳嗽的時候,陸靜都覺得心怦怦跳,盡管影像學報告發現了肺部的炎性陰影,醫生已經提醒有腫瘤風險,但是陸靜并不愿意接受,家人多次勸她做進一步診斷,她卻執拗地回答,“莫事啦,是肺炎啦,中藥吃吃,燉點湯補補就好了?!?/p>

讓陸靜極力抗拒肺癌診斷結果的,不止有發自心底的對疾病的恐懼,也有來自他人的流言蜚語。

在陸靜的老家,上了年紀的人會覺得絕癥都是“因果報應”,像陸家這樣一家三口人得肺癌的,背后會有人覺得“有說法”。除了迷信外還有以訛傳訛,有人聽說了陸家的情況,會覺得“肺癌能傳染”,“要不然怎么能一家子都得了肺癌呢?”

這導致對于肺癌家族史,所有家庭成員三緘其口,“其實大家都想過是不是有家族史,但所有人不好意思提?!?/p>

在弟弟罹患肺癌后,陸靜也曾和家人合起伙來隱瞞病情?!爱敃r想著,是跟患者撒一個善意的謊言,但是沒想到輪到自己生病的時候,也在自己騙自己?!?/p>

陸靜在弟弟患病時,就通過網絡搜索了解到,咳嗽不是肺癌早期的常見表現,往往當患者因為肺癌開始干咳時,疾病已經進展到中晚期。因此她不認為干咳是腫瘤的癥狀,肺部陰影也被自我化解成“肺炎的表現”,加之僥幸心理,最終耽擱了后續診療。

 腫瘤終末期患者的心理活動通常分為五個階段,其中首個階段就是否認期。在確診肺癌后,相當一部分腫瘤晚期患者會拒絕接受事實,認為是醫生誤診。甚至有的病人會去三個以上的不同醫院檢查,想推翻之前的診斷。直至承認疾病的存在,進入下一個心理階段。

在自行服用中藥兩年后,陸靜再一次見到醫生時,和醫生說一句話要換三口氣。由于未能接受合理規范的治療,陸靜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窗口,更遺憾的是,由于腫瘤已經開始浸潤周邊組織,入院治療時已是晚期不可切除的狀態。

曾經的照料者,成為了躺在病床上,備受癌痛折磨的病人,“原本以為送走了兩名肺癌患者,我已經很清楚這個病有多痛苦了,但是只有當自己躺在床上,我才知道到底有多難受?!?/p>

(圖/視覺中國)

好在迅速發展的腫瘤檢測技術惠及了家族中第三位患者。陸靜的基因檢測報告顯示,她存在BRAF V600E突變陽性。

吳一龍教授介紹,“BRAF V600是肺癌的一種少見突變,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發病率不足3%,也是不良預后的特征之一,既往研究表明,存在BRAF V600突變的肺癌患者接受化療的獲益非常有限?!?/p>

對陸靜來說,發現這一種少見突變的肺癌驅動基因,反而是不幸中的萬幸。因為專門針對這種突變的雙靶治療——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已經于2022年3月,也就是陸靜確診存在少見突變的同月,在中國大陸獲批了肺癌適應證。

在服下靶向藥之后的幾天里,陸靜仍能隱約呼吸到父親、弟弟鼻息間的鐵銹味,但這種絕望的氣息正在逐漸消退。

“第一次吃完藥,就感覺呼吸通暢了,氣也順了很多”, 用藥1個月后,她就能在醫院里自由活動。

“達拉非尼是一種選擇性BRAF抑制劑,但單獨抑制BRAF激酶可能會導致上游MEK-ERK 通路活性增強,與MERK1/2抑制劑曲美替尼聯合使用可以同時抑制BRAF和MEK兩個靶點,發揮出更佳的協同抗癌作用。目前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也是指南推薦的首選治療方案,可顯著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較化療時代提升了一倍?!眳且积埥淌诮忉?。

2023年1月,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納入了國家醫保,極大緩解了陸靜家庭的經濟壓力。2024年,陸靜出席了一場病友會,曾經對肺癌諱莫如深的她如今迫切希望能夠傳遞正確的診療觀念,也能夠公開表達自己“肺癌患者”的身份——此時陸靜疾病控制良好,雖然仍顯瘦削,但是已經很難看出她仍是一名晚期肺癌患者。

改寫更多“少見”人生

改寫肺癌少見突變患者的治療結局乃至人生軌跡,不是哪一個患者個體能夠獨自完成的事,有無數忙碌的、患者可能永遠無法知道名字的、可愛的人在為了他們全力以赴。

陸靜使用的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方案,在獲批后9個月便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皮遠的母親使用的卡馬替尼在2024年6月獲批上市,半年后也順利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以最快的速度打通了藥物可及性的最后一環。

之后,仍將會有無數MET突變和BRAF V600突變的患者因此獲益。但對于更多肺癌少見突變患者而言,距離治愈疾病,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吳一龍教授認為,肺癌少見突變的患者的困境需要更立體的解決方案,“抗腫瘤藥物是否能進到患者手中,有三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第一,藥物是否有效。這需要通過臨床研究來驗證其有效性。第二,藥物是否可及。近年來,國家醫療保障局通過降低關稅、降低增值稅、藥品談判目錄等方式,積極降低抗腫瘤藥物價格,讓老百姓用得起。第三,如何合理應用這些抗腫瘤藥物,使患者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和更好的生活質量。

自2018年起,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指令下,吳一龍教授每年都會組織國內頂尖腫瘤領域的專家共同修訂《新型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以回應新的臨床需求,2024版《指導原則》已包含32款需要靶點檢測的藥物,這種精細化的分類不僅體現了對罕見突變的重視,也為臨床醫生的用藥決策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導?!?/p>

此外,患者、藥企、臨床之間需要溝通的高速路。

吳一龍教授表示,“患者往往難以介入到藥物研發和臨床試驗設計的早期階段,但開展臨床試驗、提升藥物可及性,非常需要傾聽患者的聲音?!?/p>

2025年的三月春初,神州大地罕見地刮起暖風,氣溫普遍攀升至二十余度,全國多地都刷新了有記錄以來的三月最高溫。雖然這奇怪的早春天氣只持續了兩天,但也早早催醒了廣州滿城的木棉花。

(圖/視覺中國)

這讓陸靜再次回想起3年前大病初愈,靠在輪椅上,被推出住院樓“透透氣”的那一刻。

又是一年花紅時,年年歲歲,朝朝不息。


(應受訪對象要求,文中皮遠、陸靜為化名)

參考文獻:

  1. Han B, Zheng R, Zeng H, Wang S, Sun K, Chen R, Li L, Wei W, He J.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J Natl Cancer Cent. 2024 Feb 2;4(1):47-53. doi: 10.1016/j.jncc.2024.01.006. PMID: 39036382; PMCID: PMC11256708.

網絡編輯:kuangyx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