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逛Mall就是逛公園

消費行為變成生態循環的一部分,“公園即生活”的日常,正在深圳的鋼筋森林中生長出全新生機。

責任編輯:戴春晨

深圳灣的晨霧還未散盡,李小姐已經踩著單車穿梭在紅樹林掩映的小徑。她并非單純為了晨練——今天要在公園里的“灣畔書房”參加一場濕地圖書分享會。騎行卡點時,車筐里的帆布袋輕輕晃動,那是她在公園咖啡館買的環保杯,杯身上印著深圳灣候鳥的遷徙路線。

“公園即生活”的日常,正在深圳的鋼筋森林中生長出全新生機。

更有趣的實驗發生在寶安區的“工廠公園”。蠔鄉湖公園將舊發電廠改造為文創展館;立新湖文創夢想公園內有香料餐吧,樓頂植物供游客觀賞,園區定期舉辦創意集市等活動。

這片由舊廠房改造的公園,保留了部分舊工廠設施作為藝術裝置。年輕創業者可以在這里以較低的租金租到聯合辦公位,而他們的工位窗外,或許就是攀巖墻和屋頂菜園。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航拍立體綠化。(圖/視覺中國)

折疊空間:讓消費長出葉子

種種場景并非偶然。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空間永遠是最大的奢侈品。特區初建時,全城僅兩個公園,人們對休閑空間的想象極為有限。但時光流轉,截至2025年4月17日,深圳公園的數量已猛增至1320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超14平方米,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超90%。

這意味著,如今在深圳地圖上隨意一點,大概率都能發現一處綠意蔥蘢的公園。

深圳打造“購物中心里的公園”,是對消費傳統的顛覆。過去,購物中心是封閉空間、琳瑯商品與熙攘人群的組合。如今,公園“入駐”購物中心,打破了刻板的印象。

踏入深業上城,就像進入一片城市綠洲。綠植繁茂,陽光透過枝葉灑下,形成斑駁光影,花朵在蜿蜒的小徑旁綻放。消費者不再只為購物奔波,可在自然的懷抱中悠然漫步。逛累了,就坐在購物中心旁邊的公園長椅上,感受微風,聆聽鳥鳴,緩解購物疲勞。

深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