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人真實的生活不見了,古鎮變成了誰的古鎮?
一個原本當地人生產、經營、生活、消費的古鎮,已經變得面目全非,當地人全面退場,當地人的生產與生活場景全面退場,外地人全面接管,管理與運營方是外地人,絕大部分經營方是外地人,絕大部分游客是外地人。我忍不住要問,這是誰的古鎮?
責任編輯:辛省志
最近,我與朋友探訪了周邊一個古鎮,古鎮所在城市是著名的僑鄉,歷史時期曾有大量人口去到美、加及東南亞等地尋求發展機會,古鎮成為周邊一帶的經貿與商業中心,大量中西合璧的騎樓建筑群林立,百余年歷史的旅店、茶樓及食鋪不在少數,見證了清末民初華僑紛紛回鄉建設的高光時刻。
時過境遷,隨著大量人口進城發展與定居,這個古鎮像全國其他古鎮一樣,也面臨老、破、舊等共通性頑疾,加上整體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前來游玩的人銳減。為了扭轉態勢,當地政府通過招投標方式,與某大型央企合作,對古鎮進行深度的升級與改造,試圖重塑昔日之輝煌。
據悉,該企業全面接手古鎮改造,光第一期投資就多達60億元,改造項目包括但不限于:全面圍蔽古鎮,使其成為一個全封閉空間,全域道路進行瀝青化處理,全面置換管網與管道,翻新所有建筑物外立面,加固重要建筑內部結構,引入觀光小火車,對古鎮范圍內的河道進行綜合整治,引入泛舟游樂項目,移栽各類樹木,添置各種花卉與草皮,夜間點綴各種炫麗的燈飾。
我和朋友一人花了150塊,買了門票,進去一探究竟。我上一次來這里是十年前,朋友上一次來是五年前,我們想看看改造前后有什么變化。
可見性的景觀方面,傳統的石板街不見了,被瀝青路替代,不少道路改線了,水道也改了,低矮建筑不見了,到處小橋流水,花團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