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有沒有關于三星堆的記載?
商人和三星堆隔得太遠,確實沒有直接打交道。三星堆和中原的交流,是通過長江中游的盤龍城,或者陜西的周人之類,來間接進行的。殷墟甲骨文里面的“蜀”,在山西或河南一帶。真正提到巴蜀的,是周人的甲骨文。
責任編輯:辛省志
三星堆遺址出土了大批青銅器的那八個祭祀坑,在時間上是商朝中后期的。三星堆人用了很多中原夏朝、商朝的禮器和祭祀的方式,從夏朝的玉牙璋、陶盉、高柄豆等禮器,到商朝的青銅尊、青銅罍、太陽鳥、扶桑樹等信仰,都不難看出他們和中原王朝之間,是存在交往和聯系的。
按道理說,古蜀國既然在學夏朝、商朝的禮,那么應該會派人到商朝去,和商朝打交道。古蜀國人來來去去的,總會在商朝的甲骨文里面,留下一些記載和痕跡吧?
殷墟甲骨文里的“蜀”,離商都不遠
類似的,巴蜀的著名歷史學家蒙文通先生,還有西南地區的考古學之父馮漢驥先生,都認為殷墟甲骨文里面,這個字是“蜀”,而且就是四川的古蜀國。
但問題來了。第一,這個字是不是“蜀”?第二,先秦時,“蜀”還不是四川盆地的專稱,當時中原地區好多地方都叫“蜀”。就算這個字讀“蜀”,但這地方,一定是三星堆所在的巴蜀的“蜀”嗎?
殷墟甲骨文中提到的所謂“蜀”,見《甲骨文合集》9774正、9775正、21724、22374。作者供圖
圖片的這些甲骨文,記載的是什么呢?先看前兩片,寫的是“蜀不其受年”。我們姑且把這個字當作“蜀”字,便于理解甲骨上的內容。這個“受年”是什么意思?甲骨文里面,“年”字是禾苗、莊稼的形狀。
“年”最早是個啥?
你可千萬別說什么“年獸”之類,因為“年獸”這玩意兒,古書里面是沒有的,其實是民國時期報紙才編造出來的段子。比如1932年1月17日、1935年2月1日報紙《金剛鉆》上面有個叫孫玉聲的上海作家,就號稱年獸長得“似獅非獅,似狗非狗”。1939年12月31日《申報》上的文章也吹噓說,“年獸”在除夕要吃人什么的。這些民國報紙上的段子,千萬不用去當真。
“年”其實就是上古時代的人們,看莊稼成熟的一個時間循環,從莊稼的時令,總結出周而復始的時間概念。去年這時候,莊稼黃了可以收割,今年這時候又黃了開收,這樣一個循環,就是一“年”。所以,“年”是和莊稼聯系在一起的。
“受年”,就是指莊稼豐收。同理,“不受年”,或者“不其受年”,就是說莊稼不能豐收。商王不斷向神詢問,說“蜀”這地方的莊稼,到底會豐收,還是不能豐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