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北京現代舞團:有光的地方就是舞臺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鄭潔 方迎忠
舞者劉洋在地鐵站。他每天乘坐地鐵往返于燕郊和三里屯之間,單程將近40公里
初春的一個周末,北京吉祥大戲院,離開場不到20分鐘,高艷津子給演員們做最后一次點評和示范,“你是野獸的身體,要瘋起來、跑起來,不要太‘人’了?!彼龝r而匍匐于地面,時而飛快地跳下又躍上舞臺,頭上的發髻在不知不覺中散落。
即將上演的是北京現代舞團(以下簡稱“北現”)的原創劇目《花間十二聲·二十四節氣》。演員們將身體幻化成花朵、昆蟲、叢林的野獸和花間的水滴……萬物歷經春、夏、秋、冬,完成生命的輪回。
該劇的編導高艷津子擔任北現藝術總監和團長將近二十年,帶領舞團在國內外主流劇院演出上百場。她擅長運用東方意象和自然元素,被譽為“最具東方哲學色彩、最神秘的舞蹈家”。
1995年,剛從北京舞蹈學院第一屆編導系現代舞專業畢業的高艷津子和幾位同學一起創立了北現。三十年來,這里成為中國現代舞發展的重要基地,許多優秀的舞者都與北現產生過交集——滕愛民(北京城市當代舞蹈團創始人)、楊云濤(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陶冶(陶身體劇場創始人)……
在吉祥大戲院的“演后談”上,一位觀看過多部北現舞劇的觀眾動情地說,“感謝津子老師和優秀的舞者帶我們進入一場又一場的夢境。每一場夢都是從物理世界的出離,又是一次體驗和感知的回歸?!迸_下坐著零零散散的觀眾。
這場演出北現收入大概一萬元,去掉演員的演出費、工作人員的報酬和各種雜費,所剩無幾。雖然冠以“北京”之名,但北現是自負盈虧的民營單位,舞團的主要收入來自門票?,F代舞相對小眾。多年來,舞團的經營狀況并不理想,特別是新冠疫情期間,由于無法正常演出,北現一度面臨“倒閉”。
舞者曾金在他每天都會經過的天橋上,旁邊是他通勤用的摩托車。作為目前舞團里資歷最深的舞者,曾金加入北現已滿六年
“從創辦之初到現在,我們最大的挑戰一直都是‘錢’。因為付不起更高的工資,我們錯失了很多優秀的舞者——他們不能靠在這里跳舞生存下去,只能離開。另外,舞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