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勞動合同法不能顧此失彼

在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出臺前,我認為,當前對勞動者的保護以“重平衡、嚴執法”的策略更為現實,也更為有效。

■一家之言

 

在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出臺前,我認為,當前對勞動者的保護以“重平衡、嚴執法”的策略更為現實,也更為有效。


    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隨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也將于 2008年5 月1日起施行。至此,被稱為保護勞動者利益、推動勞動保障改革和發展的三駕馬車已經齊備,已然孤軍奮戰了十余年的勞動法也得以左右逢源,如此似乎制度構建的任務已經完成,勞動者利益保護的水平會快速提高。然而,不幸的是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前后我們卻看到了一個悖論。
    先是華為的集體“辭職”事件,緊接著是沃爾瑪的大批裁員事件引發了對規避勞動合同法行為的討論,然后是法律施行后各種勞動爭議的大量出現。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聽到最多的聲音是全國人大和全國總工會認為企業對勞動合同法存在誤解,以至于法律施行效果不佳,言語間似乎企業對此應負全責。甚至在全國總工會舉行的勞動合同法宣傳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全總官員把能夠貫徹勞動合同法的企業家稱為社會精英。由此,法律問題似乎也有了道德評價的味道。同時,我們也注意到許多勞動者在法律施行之際并沒有歡欣鼓舞,而是發出了勞動法到底能不能保護勞動者的疑問。
    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者的關切之情不可謂不真,對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之意不可謂不切。情意固然很好,但關鍵是這樣的情意能否落實在每一個勞動者的身上。我國勞動者總體上數量大、專業性較低、可替代性強,低成本地利用人力資源也成為企業的共識。因此,一方面外資公司落戶中國,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得以搏殺于海外市場。為經濟發展做出極大貢獻的勞動者應當提高待遇,獲得更多保障是毫無疑問的,問題則是如何提高勞動者的保護水平。勞動合同法所確立的保護標準對勞動者的側重程度較高,也比較籠統,但這樣的標準并沒有嚴格的勞動執法跟進,由此也必然造成當前的困境。如果一定要加強勞動執法,推行這樣的標準,就更會造成企業的抵觸,并且會導致更多的企業進行法律規避,也會引發大量的尋租行為。企業家是“經濟人”、“社會精英”的美名沒有企業成本核算來得實在,畢竟激烈的市場競爭來不得半點虛的。高標準帶來的高成本必然引發高規避率,高規避率也會引發高爭議率,到頭來以“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為目的的法律卻造成了不和諧的結果,這是我們不愿看到的。
    因此,在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出臺前,我認為,當前對勞動者的保護以“重平衡、嚴執法”的策略更為現實,也更為有效?!爸仄胶狻币簿褪强紤]勞資雙方利益的適度平衡,這樣可以贏得企業的支持,防止勞動立法的調整矯枉過正;同時配合以“嚴執法”才能使法律施行的效果更好,才能夠確立起法律的尊嚴,不致使勞動立法成為關注民生旗幟下的一個姿態。誠然,關注勞動者利益是必須的,但提高勞動者保護水平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是需要一步一個臺階地實實在在地走出來的,這一過程也必須是在中國經濟騰飛,產業結構升級,勞動者隊伍素質大發展的背景下進行的。
    (作者為吉林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