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外生命的強烈信號?

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一顆系外行星上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強烈的生命活動跡象。與此同時,來自科學界的質疑聲也接踵而至。

責任編輯:朱力遠

在地球之外宇宙中的某個角落里,是否可能存在其他的生命?這是人類長期以來希望回答的問題。天文學家除了在太陽系內的行星和衛星上進行搜索外,也把視線投向了系外行星。借助于不斷進步的探測手段,他們發現某些系外行星可能顯露出生命存在的跡象。

系外行星K2-18 b(右)的藝術想象圖,圖中還有紅矮星K2-18(左)和另一顆系外行星K2-18 c(中)。(圖片來源:劍橋大學)

系外行星K2-18 b(右)的藝術想象圖,圖中還有紅矮星K2-18(左)和另一顆系外行星K2-18 c(中)。(圖片來源:劍橋大學)

2025年4月17日,一個由劍橋大學天體物理學與系外行星科學教授尼庫·馬杜蘇丹(Nikku Madhusudhan)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天體物理學雜志快報》(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宣布在一顆名為K2-18 b的系外行星上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強烈的系外生命活動的跡象”,他們認為在這顆系外行星的大氣層中可能存在由生命活動產生的分子。與此同時,來自科學界的質疑聲接踵而至,我們從中能夠看出搜索系外生命這項任務的復雜和艱巨。

生命的標志物

K2-18 b由開普勒空間望遠鏡(Kepler Space Telescope)于2015年發現。它是一顆位于獅子座的系外行星,距離地球約124光年,圍繞一顆編號為K2-18的溫度較低的紅矮星運行,公轉周期為32.9天,同母星的距離為0.1429個天文單位(約2100萬千米),處于這顆母星的宜居帶內,因此它的表面允許液態水存在。

這顆行星的半徑約為地球的2.6倍,質量約為地球的8.6倍,大小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間。由于太陽系中沒有類似大小的行星,因此天文學家對于這樣的“超級地球”(或者稱之為“亞海王星”)缺少了解,此類行星的大氣性質引發了天文學界的激烈爭論。根據此前的觀測,一些天文學家認為這是一顆“氫海行星”(Hycean P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