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動蕩 航運業先知

在船訊網、HiFleet等航運大數據平臺,可以看到4月前兩周的全球海運航線軌跡圖有著明顯變化:駛向北美的大宗散貨船和集裝箱船在減少,東南亞、澳洲一帶的貨船陡然增多,亞歐航線的熱力圖逐漸變紅,而最紅的區域主要來自中國沿海。

責任編輯:辛省志

還記得七年前那艘奪命狂奔的網紅船“飛馬峰”號嗎?

為了趕在關稅生效前到港,巴拿馬型干散貨船Peak Pegasus滿載7萬多噸、價值2000萬美元的美國大豆,在海上開足馬力飛馳,令全世界關注。但它最終沒能在2018年7月6日下午5點海關下班前運抵大連港。當天,美國對中國價值34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加征25%額外關稅,中國反擊對同等規模的美國商品也加征25%關稅。

作為貿易戰受害者的縮影,“飛馬峰”號上演了全球貿易史上最瘋狂的時間賽跑。它之后又在海上漂泊了一個月才靠岸卸貨,依法繳納稅費。

“這似乎是最后一艘試圖跑贏關稅的船,但絕不是唯一一艘?!碑斈晖饷綀蟮?,特朗普1.0時期貿易政策頻繁變化,曾經使多艘貨輪更改航線,在大海里打轉。據WTO數據統計,2018-2019年間,亞太地區與北美的航運量增長從4%驟降至1.8%,其中亞洲-北美的航運下滑2.8%。

七年后,在特朗普2.0“美國優先”對全世界的極限施壓之下,會出現第二艘戲劇性的“飛馬峰”號嗎?尤其是那些要經過正處于風口浪尖的巴拿馬運河港口的貨船,船上有哪些中美互相依賴的重點商品呢?

答案:當然有,而且受影響的物流鏈條比之前范圍更廣,力度更大,只是不再有“飛馬峰”號這樣直播真人秀式的新聞噱頭了。2025年美國向全世界開打關稅戰,一連串的蝴蝶效應迅速傳遞,從巴西的大豆、加拿大的礦產、德國的藥品、法國的葡萄酒,到義烏的小商品、沃爾瑪在深圳采購的電子元器件、泰國的耐克鞋、印度產的蘋果手機等,全球復雜產業鏈和地緣政治秩序被震蕩打亂。

關稅生效前,蘋果緊急空運150萬部iPhone到美國

《華爾街日報》等報道,特朗普1.0對價值37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但這次加征關稅的對象是世界所有進口商品(價值3.3萬億美元)。他的一系列舉措是二戰以來美國貿易政策前所未有的急劇轉變,堪稱開啟了“新保護主義時代”,或將逼迫更多國家向中國靠攏。

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但政策反復無常,如過山車般的兩周引發全球市場動蕩:美國從2025年4月5日對180個國家和地區征收10%的所謂“對等關稅”,從4月9日起對某些國家征收更高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